近年來,Layer (L2) 擴展解決方案的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這與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所設想的以 rollup 爲核心的未來相一致。根據 L2Beat 的數據,目前有 71 個已上線的 L2 項目,另有 81 個項目計劃推出。除了活躍的開發活動外,這些 L2 解決方案的採用率也值得關注,約有 90% 的以太坊交易現在都發生在 L2 網路上,凸顯了 L2 項目在當前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本報告對當前備受關注的 Layer 擴展解決方案進行了全面分析。我們首先從數據入手,重點研究這些網路的核心指標以及推動其發展的關鍵因素。接着,我們評估了部分 Layer 項目的代幣表現,提供了對其市場走勢的深入見解。
隨後,報告還討論了各 Layer 項目的重要進展,突出展示了關鍵舉措及其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最後,我們總結了未來可能影響市場格局的主要趨勢和主題,爲 Layer 生態系統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洞察。
Layer2 擴展解決方案大致可以分爲幾類,包括 Rollup、側鏈 (Sidechains)、Validium 和 Optimum,每種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和權衡。其中,Rollup 已經成爲最受歡迎的解決方案,採用率和使用率都位居榜首。Rollup 通過鏈下處理交易,再將壓縮後的交易數據提交至以太坊主網,從而提升以太坊的擴展性。這種方式既繼承了以太坊的強大安全性,又分擔了執行負載,大幅提升了網路的處理能力。
Rollup 主要分爲兩類:Optimistic Rollup 和零知識 (ZK) Rollup。Optimistic Rollup 假設所有交易默認有效,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進行挑戰;而 ZK Rollup 則通過有效性證明,鏈下計算交易並將壓縮後的數據作爲證明提交到以太坊主網,確保無需欺詐證明就能立即確認交易的最終性。
目前,Optimistic Rollup 在用戶活躍度上領先,如圖 2 所示,它們大約佔據了 80% 的交易量。這種優勢主要得益於 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平台的先發優勢,這些平台在 ZK Rollup 發展較慢時抓住了機會,吸引了大量用戶和開發者,成爲許多人首選的擴展解決方案。
相反,ZK Rollup 的用戶活動在 2023 年中至 2024 年初經歷了增長,隨後出現了顯著下降。這一波動可能與用戶行爲有關,例如空投挖礦(airdrop farming),這在短期內提升了網路活動。一旦激勵措施減弱且代幣發行後,用戶興趣和網路活動隨之下降。
以下是一些受歡迎的 Layer 項目的基本特性和指標的表格:
深入分析可以發現,Arbitrum、Base 和 Blast 在用戶活躍度方面表現尤爲突出,三者合計佔據了 80% 的市場份額。尤其是 Base 在 2024 年表現搶眼,日交易量從平均 30 萬激增至 300 萬到 400 萬之間。這樣的增長使 Base 成爲了交易量方面的領跑者。Base 網路活動的迅猛增長主要得益於其興起的 meme 代幣交易熱潮,$BRETT、$DEGEN 和 $TOSHI 等代幣就是這一趨勢的代表,顯著提升了用戶參與度和交易量。此外,Base 在開發者活動方面也領先於其他 Optimistic Rollup 網路,Artemis 數據顯示其擁有最多的新合約部署和新開發者數量。
對 Layer 網路的總鎖倉價值(TVL)的分析顯示,其趨勢與交易量保持一致。Arbitrum 依然穩居榜首,主要是因爲它作爲 Layer 中 DeFi 生態核心的地位。GMX、Pendle Finance 和 Vertex 等知名 DeFi 項目極大推動了 Arbitrum 生態的發展和活力。Base 排名第二,其 TVL 在今年增長了 245%,目前約爲 15 億美元。去中心化交易所 Aerodrome 對此貢獻顯著,佔據了 Base 約三分之一的 TVL。Aerodrome 採用 ve(3,3) 模型,將 Uniswap v2 和 v3、Curve Finance 及 Convex 的功能整合到一個協議中。由於該模型的飛輪效應,不僅推動了 TVL 的增長,還提升了交易量、收入和用戶參與度,促使其年內 TVL 增長達 395%。
2024年,Blast 作爲一個實現快速增長的 Layer 項目表現亮眼。其早期的成功主要歸功於激勵計劃和豐厚的收益機會。自2024年2月推出以來,Blast 在短短幾個月內迅速吸引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 TVL,一度成爲 TVL 最高的 Layer 項目。然而,隨着激勵計劃的結束以及2024年6月代幣的發行,Blast 的 TVL 出現了近50%的大幅回調,排名降至第三。盡管團隊已公布第二階段的激勵計劃,但新細節尚未引發用戶的廣泛關注。Blast 能否在未來幾個月維持或擴大用戶羣,仍有待觀察。
在 Layer 網路中,Arbitrum 和 Base 毫無意外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作爲 Layer 網路中的 DeFi 核心,Arbitrum 一直表現最爲活躍的 DeFi 生態。自 2022 年以來,Arbitrum 一直保持着最高的 DEX 交易量,尤其是在 2023 年底市場復蘇後,交易量大幅增長。Base 位居第二,得益於 meme 代幣交易的火爆以及其主要去中心化交易所 Aerodrome 的快速發展,Base 的交易活動顯著增加,進一步鞏固了其在 Layer 領域中的崛起地位。相比之下,其他 Layer 網路的 DeFi 活動相對疲軟,這是它們表現較差的一個關鍵原因。
在加密市場中,穩定幣作爲主要的交易媒介和價值儲存工具,廣泛用於購買其他加密貨幣。因此,一個網路內的穩定幣數量常常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對該網路機會的看法。如果用戶認爲網路中存在大量機會,通常會持有更多穩定幣以便及時抓住這些機會。
Base 目前在L2中擁有第二大穩定幣市值,反映出其在過去幾個月中的快速增長。網路內的 meme 幣熱潮吸引了大量市場參與者的資金,導致穩定幣的累積增加。
Arbitrum 依然是穩定幣市值的領導者,市值約爲 45 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 Base 和 Optimism,分別持有 34 億美元和 13.6 億美元的穩定幣。在此之後,Blast 也持有 2.7 億美元市值的穩定幣。Arbitrum 和 Base 與其他 L2 之間的巨大差距,突顯了它們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短期內這種優勢難以被挑戰。
從網路指標來看,目前的L2格局中,Optimistic Rollup 在整體採用和使用上處於領先地位,與 ZK Rollup 相比,在多個關鍵指標上存在顯著差距。在 Optimistic Rollup 網路中,Arbitrum 和 Base 幾乎在各項指標中都穩居前列。尤其是在 2024 年,Base 憑藉 meme 幣熱潮和開發者活躍度的提升,在二層生態系統中表現突出。數據顯示,Base 今年的網路活動大幅增長,成爲 2024 年迄今爲止收入最高的L2,年初至今收入達到了 4750 萬美元,超過了其他所有 Rollup。根據 Artemis 的數據,Base 的表現尤爲亮眼。
除了前面提到的項目之外,Polygon zkEVM 是 L2 領域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參與者。進入 L2 這一競爭激烈的賽道,是 Polygon 所做出的戰略努力。盡管 Polygon zkEVM 目前在指標和 DeFi 生態建設方面落後於同行,但該團隊的資源和持續投入使其成爲一個值得關注的項目。
除了網路指標外,另一個需要考量的方面是 L2 代幣的表現。根據 Dune 的一個儀表盤數據,顯示不同領域的價格表現,L2 代幣的表現位居末位,過去三個月的跌幅接近 50%。
導致L2採用率增長與其代幣表現不佳之間差異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缺乏代幣價值增值機制。盡管各項指標持續擴展,L2代幣持有者並未直接受益於這一增長。此外,許多二層代幣具有 “低流通量、高 FDV” 的特徵,意味着代幣持有者面臨持續的拋售壓力,因爲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將有大量代幣解鎖。例如,ARB、OP 和 BLAST 的 “市值與完全稀釋估值(FDV)” 比分別爲 0.35、0.27 和 0.19。這種動態削弱了長期持有這些代幣的吸引力,尤其是在 “低流通量、高 FDV” 敘述不受市場青睞的環境下。
這種高 FDV 的代幣結構意味着,盡管網路採用率和活動量增加,代幣持有者仍面臨代幣持續釋放的壓力,導致價格可能持續受到負面影響。這進一步解釋了爲什麼即便在L2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代幣的市場表現依然低迷。
與 L2 代幣相比,ETH 在年初至今的表現中明顯優於所有二層代幣。除了之前提到的影響二層代幣表現不佳的因素,ETH 與二層代幣之間的差異還可以歸因於圍繞 ETH 的強勁敘事,使其成爲更具吸引力的持有資產。這些敘事包括最近幾個月主導 DeFi 領域的再質押(restaking)和流動性再質押(liquid restaking)趨勢,以及現貨以太坊 ETF 的批準。此外,ETH 仍然是鏈上生態系統中被廣泛使用的資產,而二層代幣的應用通常局限於各自的網路,缺乏更多的實質性用例。
這種表現差異也對常見的“二層代幣可作爲 ETH 的貝塔系數(Beta)”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即二層代幣應與 ETH 同步表現良好。然而,現實中 ETH 擁有一些獨特的特性,使其與大多數二層代幣區別開來。例如,ETH 不僅在以太坊主網上扮演關鍵角色,還在整個 DeFi 生態中有廣泛應用,而許多二層代幣的應用場景較爲局限,因此它們難以與 ETH 保持同樣的增長勢頭。
2024 年,Arbitrum 繼續主導L2領域,保持着最高的總鎖倉量(TVL)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值得注意的是,根據 Uniswap Labs 的 Dune 數據,Arbitrum 在所有L2中依然擁有最高的 Uniswap 交易量。然而,Arbitrum 面臨着來自 Base 和 Blast 等新興L2的激烈競爭,尤其是 Base。Base 在 2024 年的爆發性增長,使其成爲 Arbitrum 的有力競爭者,許多指標已接近追趕 Arbitrum。
盡管 Arbitrum 在網路指標上保持領先,但其原生代幣 ARB 的表現並未超越其他二層代幣,市值增長停滯,且與其他二層治理代幣競爭激烈。值得一提的是,Arbitrum 團隊最近推出了一份技術路線圖,旨在推動創新。此外,Arbitrum DAO 通過了一項重要提案,計劃爲 ARB 代幣引入質押功能,這可能爲 ARB 未來的表現帶來積極的推動力。
這種技術和治理上的進展表明,Arbitrum 不僅致力於維持其在網路上的領先地位,還在努力爲代幣持有者提供更多價值增值的機會,或將激發未來的市場興趣。
Offchain Labs的技術路線圖[1]
ARB 質押提案
相比其他 Optimistic Rollup,Optimism 在 2024 年的表現相對遜色,無論是總鎖倉量(TVL)、交易數量還是活躍地址數,都低於 Arbitrum 和 Base 等鏈。然而,如果從更廣的視角來看,以 OP Stack 爲基礎的鏈條展現出另一番景象。Base 和 Blast 等L2的快速崛起,推動了 Superchain 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Superchain 指的是一組基於 OP Stack 構建的鏈,它們共享跨鏈橋、去中心化治理、升級機制和通信層等核心功能。
Base 和 Blast 成爲今年增速最快的L2,它們的成功也爲 Superchain 整體帶來了顯著增長。特別值得關注的是,Optimism 與 Base 之間達成的一項協議規定,Base 的一部分交易收入將通過鏈上合約分配給 Collective。具體來說,Base 需將其交易執行器(sequencer)收入的 2.5% 或其淨鏈上收入(即L2交易收入減去L1數據提交成本)的 15%(兩者取較高值)分配給 Collective。這意味着 Optimism 將直接受益於 Base 在今年創造的可觀收入。
Optimism基金會禁用無許可欺詐證明
Base 是 2024 年表現最出色的L2項目之一。隨着其各項指標的爆發性增長,它已成爲 Arbitrum 的有力競爭者。就 DeFi 而言,Base 擁有 Aerodrome,這是推動 Base DeFi 增長的重要項目,此外還有前面提到的 meme 幣交易熱潮和開發者活動的加速。
另一個在 Base 上獲得較大關注的用例是 SocialFi。其中,Friend.tech 是一個突出例子。Friend.tech 是運行在 Base 上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允許用戶購買自己喜歡的 KOL 的股份,從而獲得進入私人聊天的獨家訪問權限。簡而言之,Friend.tech 將社交影響力進行代幣化,通過供需動態將用戶轉化爲可交易的資產。
2024 年 5 月,Friend.tech 空投了其平台代幣 $FRIEND,並宣布了平台的 V2 版本。新版本引入了 Money Hub,爲用戶提供一個專屬的金融討論和社交網絡空間,還增加了一個原生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這種多樣化的用例使 Base 在L2領域脫穎而出,不僅在 DeFi 方面表現出色,還在 SocialFi 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2024年6月,Coinbase 推出了 Coinbase Smart Wallet,旨在簡化用戶進入鏈上生態系統的流程。該錢包支持多個區塊鏈,包括 Base、Arbitrum、Optimism、以太坊等,允許用戶通過 Web 應用管理不同平台上的資產。此外,它與主要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集成,並採用生物識別認證(如 Face ID 和密鑰)以確保安全的用戶註冊和操作。
隨着中心化交易所(CEX)錢包在零售用戶中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鏈上生態系統中,Coinbase 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使得該智能錢包功能成爲 Base 未來用戶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通過簡化用戶操作並提供跨鏈資產管理的便捷性,Coinbase Smart Wallet 有望吸引更多零售用戶加入 Base 生態,進一步推動其在L2領域的競爭力。
Blast 今年在L2領域迅速崛起,其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備受期待的第一階段空投活動。這一活動在高峯期吸引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總鎖倉量(TVL),市場參與者紛紛尋求抓住其提供的收益機會。Blast 的空投備受矚目,背後是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Blur NFT 團隊在交付高質量產品上的良好聲譽,以及一級風投公司 Paradigm 的支持,所有這些因素都進一步提振了市場情緒。
2024 年 6 月,Blast 的第一階段空投分配了 17% 的總 $BLAST 供應量,其中 7% 分配給將資金橋接到 Blast 的用戶,7% 分配給與 Blast 去中心化應用(dApp)互動的用戶,3% 則分配給 Blur 基金會。第一階段空投後,盡管團隊宣布了持續的激勵計劃,Blast 的總鎖倉量(TVL)依然經歷了顯著回調,顯示用戶對該鏈的興趣有所下降。
除了宣布第二階段空投外,Blast 團隊還推出了一個名爲 “全棧鏈”(The Fullstack Chain)的新戰略方向。在名爲《Blast 願景》(Blast Vision)的博客文章中,團隊指出,現有的區塊鏈通常提供類似的端到端用戶體驗,主要專注於優化鏈本身,同時依賴第三方來處理技術棧的其他部分。他們將這種模式比作安卓的模式,雖然功能正常,但導致了一個碎片化且充滿摩擦的生態系統。與此相比,Blast 計劃採用類似蘋果的全棧方法,從軟件到硬件都由團隊內部構建。
爲實現這一願景,團隊表示在第二階段,Blast 基金會將與社區合作開發一個專爲加密用戶量身定制的桌面和移動錢包。其目標是打造一種遠超 MetaMask 的用戶體驗,並通過設計激勵機制來加速用戶的採用。
Mantle 是一個 Layer 網路,採用模塊化架構,將 OP Stack 技術與基於 Eigen DA 的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相結合。該項目以擁有約 24 億美元的協議金庫而聞名,且其生態系統爲用戶提供了多種收益機會。Mantle 團隊擅長策劃 DeFi 項目,以提升用戶在其生態系統內的參與度和互動度。值得注意的舉措包括 Mantle Staked ETH($mETH),這是第四大流動質押的 ETH;Mantle 獎勵站(Mantle Reward Station),允許 $MNT 質押者賺取多種獎勵;以及 Methamorphosis,最近推出的 $cmETH 激勵計劃,$cmETH 是 Mantle 即將推出的流動再質押代幣。此外,$MNT 還可用於 Bybit 的 Launchpool 活動。這些舉措爲 $MNT 持有者提供了多種參與和賺取收益的途徑,使 $MNT 比起其他僅限於治理功能的 Layer 代幣擁有更強的實用性。正是這種增強的功能性部分解釋了爲何 $MNT 的市值可與最大 Layer 項目 Arbitrum 的原生代幣 $ARB 相媲美。
最近,Mantle 宣布對其流動性質押協議(Mantle LSP)進行品牌重塑,該協議支持 $mETH 的運行。隨着 Mantle 推出 $cmETH,團隊決定利用 $mETH 的現有知名度,將 Mantle LSP 更名爲 mETH 協議。mETH 協議包含三款產品:$mETH、$cmETH 以及 $COOK,後者是 mETH 協議的治理代幣。
除了 2024 年 6 月的代幣空投外,zkSync 在 2024 年的另一項重要發展是 7 月推出的“彈性鏈”(Elastic Chain)概念。彈性鏈是 zkSync 3.0 的核心組成部分,標志着其從單一 Layer 解決方案向一個由 ZK Stack 構建的 ZK 鏈網路的轉型。這些鏈統一在彈性鏈架構下,旨在提升用戶體驗。
從宏觀層面來看,彈性鏈由三個關鍵組件構成[2]:
這項架構創新旨在通過創建更加無縫且互聯的ZK鏈網路,大幅提升用戶體驗。
Starknet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無許可 ZK Rollup。今年早些時候,Starknet 發布了 2024 年的路線圖,重點在於提升性能和降低費用。近期即將推出的兩項重大升級是交易並行化(Transaction Parallelization)和 Cairo-native 集成[3]。交易並行化預計將在 Starknet 的 V0.13.2 版本中推出,該功能將允許獨立交易的並發執行,使 Starknet 能夠同時處理更多交易,從而提升網路吞吐量並加快交易的最終確認速度。Cairo-native 集成預計將在 V0.13.3 版本中推出,它將把由 LambdaClass 開發的先進 Cairo Native 項目集成到 Starknet 的 Sequencer 中,目標是加速交易執行,減少延遲,並進一步提升吞吐量。
Starknet 2024路線圖的時間表和目標:
除了這些技術進步,Starknet 也是首個推出其原生代幣的 ZK Rollup。Starknet 的空投於 2024 年 2 月進行,向近 130 萬個錢包分發了超過 7 億枚 $STRK 代幣。$STRK 代幣有多種用途,包括支付網絡費用、參與治理以及質押功能。質押功能預計將在 2024 年第四季度上線。
Scroll 於 2023 年 10 月推出,是以太坊的 zkEVM Layer 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Scroll 現已成爲總鎖倉量(TVL)最大的 ZK Rollup,超越了 zkSync 和 Starknet 等知名項目。Scroll 與 zkSync 和 Starknet 等項目之間的 TVL 差距,可能是由用戶的空投套利行爲推動的。由於 ZK Rollup 仍處於早期階段,大多數鏈上生態尚不完善。因此,這些鏈上的大量活動是非自然的,主要由用戶爲了潛在的代幣獎勵而進行的農耕行爲所驅動。
這一現象也反映在 TVL 趨勢中,zkSync 和 Starknet 的 TVL 下降時,Scroll 和 Linea 的 TVL 卻呈上升趨勢,而後兩者尚未推出代幣。這表明用戶往往在一個鏈的代幣推出後遷移到下一個鏈。
此外,Scroll 的忠誠度計劃 ——Scroll Sessions 也對其 TVL 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該計劃於 2024 年 5 月推出,旨在通過獎勵社區成員的參與和互動來促進生態系統的發展。用戶可以通過將資產橋接到 Scroll 網路或與 Scroll 去中心化應用(dApp)互動來賺取 Scroll Marks。團隊還宣布,對於自 2023 年 10 月 10 日 Scroll 主網創世區塊以來在 Scroll 上部署資產的用戶,將進行 Scroll Marks 的追溯分配。
Linea 是另一個自 2024 年以來增長顯著的 zkEVM Layer 解決方案。與 Scroll 類似,Linea 的增長主要受到空投套利活動的推動。Linea 的激勵計劃 “Linea Surge” 於 2024 年 5 月啓動,並在其擴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該計劃爲期六個月,分爲六個不同的 “Volt”,每個月一個,獎勵用戶在 Linea 上保持資產,並爲將資產部署到合作協議中提供額外獎勵。
爲了促進 Linea 生態系統的平衡採用,計劃中包含動態的積分分配規則,不同垂直領域和資產類別的權重各不相同,防止流動性集中於特定領域,從而推動 Linea 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目前,Linea Surge 進入了第 4 個 Volt,在這一階段,相比其他資產類別,穩定幣流動性能夠獲得更高的獎勵。
從當前的增長指標來看,Linea Surge 取得了成功,但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在該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結束後,持續保持 Linea 的強勁活動。
Polygon zkEVM 於 2023 年 3 月推出,是 Polygon 的 zkEVM L2 解決方案。2024 年 2 月,它成功進行了 Etrog 升級,近乎成爲完整的第二型 ZK-EVM。此升級允許以太坊開發人員在 Polygon zkEVM 上重新部署現有代碼和智能合約,而無需審計或修改,從而實現從以太坊的無縫過渡。
目前,Polygon zkEVM 的 TVL 約爲 1500 萬美元。其生態最大的協議包括 DEX,例如 QuickSwap、Uniswap V3 和 Balancer V2,借貸協議,例如 Dolomite 和 PancakeSwap,以及流動性管理平台,例如 ICHI 和 Gamma。雖然 Polygon zkEVM 已經建立了影響力,但目前在生態系統穩健性方面落後於同行,這表明還有增長和發展的空間。
在本節中,我們將探討一些可能影響 Layer(L2)領域未來走向的重要發展:
許多項目已經表達了採用這些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的興趣。監控這些計劃的進展對於確保 L2 生態系統的持續吸引力至關重要,並且有助於評估哪些 L2 網路將在未來幾個月乃至幾年內引領市場。
Based Rollup 爲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作爲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Based Rollup 的設計仍需進一步探索和試驗。預計未來將有更多項目探索這種方法,推動關於此架構的討論和開發。
Fraud-Proof 機制的演變: 隨着 Layer 解決方案的不斷成熟,構建健全的 Fraud-Proof (欺詐證明)系統仍是 Optimistic Rollup 的關鍵焦點。近期在這一領域的進展顯示出向更復雜和高效機制的轉變,重點在於平衡安全性、速度和去中心化之間的微妙權衡。
Arbitrum 和 Optimism 是這一演變的領軍項目。Arbitrum 推出的新 BoLD(Bounded Lifetime for Disputes)協議和 Optimism 的 Fault Proof 系統(OPFP)標志着在應對長期存在的資源耗盡攻擊和結算延遲等挑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5]。這些創新旨在增強 Rollup 的經濟安全性,同時保持其可擴展性優勢。
同時,像 Cartesi 的 Permissionless Refereed Tournaments 這樣的替代方案,正在探索以新穎方式構建欺詐證明機制,提供了改進 Fraud-Proof 系統的其他方法。
這些機制的持續優化預計將在 Optimistic Rollup 的廣泛採用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隨着這些系統的不斷演進,它們在安全性、及時性和去中心化之間的微妙平衡成爲了當前研究與開發的核心議題。這種“安全、速度、去中心化”的三難困境正定義着這一領域的大部分發展方向。
經過多年的發展,Layer(L2)項目已成爲鏈上生態系統的基石,爲用戶提供低成本的交易解決方案。縱觀當前格局,Optimistic Rollup 依然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擁有 80% 的市場份額,並在採用範圍和用戶基礎上保持領先地位。在這些項目中,Base 因 2024 年 meme 幣活動和 SocialFi 應用的顯著發展而備受矚目。另一位引人注目的競爭者是 Blast,其成功的市場策略和收益產品吸引了大量市場關注。
盡管在網路指標上,ZK Rollup 仍落後於 Optimistic Rollup,但 2024 年對 ZK 項目來說是關鍵的一年。zkSync 和 Starknet 的空投活動成爲了兩個重量級 ZK 項目的裏程碑事件。其他項目如 Scroll 和 Linea 也通過持續的激勵計劃實現了顯著增長。能否保持這一增長勢頭將成爲這些項目未來成功的關鍵指標。
展望未來,L2 項目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原生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的加速發展有望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吸引更多用戶到這些網路。此外,諸如 Based Rollup 和 Fraud-Proof 機制的進化等新概念也值得關注。盡管 L2 代幣表現停滯,這些項目已證明其在加密行業中的重要性,其未來潛力仍然廣受看好。
參考資料
近年來,Layer (L2) 擴展解決方案的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這與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所設想的以 rollup 爲核心的未來相一致。根據 L2Beat 的數據,目前有 71 個已上線的 L2 項目,另有 81 個項目計劃推出。除了活躍的開發活動外,這些 L2 解決方案的採用率也值得關注,約有 90% 的以太坊交易現在都發生在 L2 網路上,凸顯了 L2 項目在當前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本報告對當前備受關注的 Layer 擴展解決方案進行了全面分析。我們首先從數據入手,重點研究這些網路的核心指標以及推動其發展的關鍵因素。接着,我們評估了部分 Layer 項目的代幣表現,提供了對其市場走勢的深入見解。
隨後,報告還討論了各 Layer 項目的重要進展,突出展示了關鍵舉措及其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最後,我們總結了未來可能影響市場格局的主要趨勢和主題,爲 Layer 生態系統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洞察。
Layer2 擴展解決方案大致可以分爲幾類,包括 Rollup、側鏈 (Sidechains)、Validium 和 Optimum,每種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和權衡。其中,Rollup 已經成爲最受歡迎的解決方案,採用率和使用率都位居榜首。Rollup 通過鏈下處理交易,再將壓縮後的交易數據提交至以太坊主網,從而提升以太坊的擴展性。這種方式既繼承了以太坊的強大安全性,又分擔了執行負載,大幅提升了網路的處理能力。
Rollup 主要分爲兩類:Optimistic Rollup 和零知識 (ZK) Rollup。Optimistic Rollup 假設所有交易默認有效,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進行挑戰;而 ZK Rollup 則通過有效性證明,鏈下計算交易並將壓縮後的數據作爲證明提交到以太坊主網,確保無需欺詐證明就能立即確認交易的最終性。
目前,Optimistic Rollup 在用戶活躍度上領先,如圖 2 所示,它們大約佔據了 80% 的交易量。這種優勢主要得益於 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平台的先發優勢,這些平台在 ZK Rollup 發展較慢時抓住了機會,吸引了大量用戶和開發者,成爲許多人首選的擴展解決方案。
相反,ZK Rollup 的用戶活動在 2023 年中至 2024 年初經歷了增長,隨後出現了顯著下降。這一波動可能與用戶行爲有關,例如空投挖礦(airdrop farming),這在短期內提升了網路活動。一旦激勵措施減弱且代幣發行後,用戶興趣和網路活動隨之下降。
以下是一些受歡迎的 Layer 項目的基本特性和指標的表格:
深入分析可以發現,Arbitrum、Base 和 Blast 在用戶活躍度方面表現尤爲突出,三者合計佔據了 80% 的市場份額。尤其是 Base 在 2024 年表現搶眼,日交易量從平均 30 萬激增至 300 萬到 400 萬之間。這樣的增長使 Base 成爲了交易量方面的領跑者。Base 網路活動的迅猛增長主要得益於其興起的 meme 代幣交易熱潮,$BRETT、$DEGEN 和 $TOSHI 等代幣就是這一趨勢的代表,顯著提升了用戶參與度和交易量。此外,Base 在開發者活動方面也領先於其他 Optimistic Rollup 網路,Artemis 數據顯示其擁有最多的新合約部署和新開發者數量。
對 Layer 網路的總鎖倉價值(TVL)的分析顯示,其趨勢與交易量保持一致。Arbitrum 依然穩居榜首,主要是因爲它作爲 Layer 中 DeFi 生態核心的地位。GMX、Pendle Finance 和 Vertex 等知名 DeFi 項目極大推動了 Arbitrum 生態的發展和活力。Base 排名第二,其 TVL 在今年增長了 245%,目前約爲 15 億美元。去中心化交易所 Aerodrome 對此貢獻顯著,佔據了 Base 約三分之一的 TVL。Aerodrome 採用 ve(3,3) 模型,將 Uniswap v2 和 v3、Curve Finance 及 Convex 的功能整合到一個協議中。由於該模型的飛輪效應,不僅推動了 TVL 的增長,還提升了交易量、收入和用戶參與度,促使其年內 TVL 增長達 395%。
2024年,Blast 作爲一個實現快速增長的 Layer 項目表現亮眼。其早期的成功主要歸功於激勵計劃和豐厚的收益機會。自2024年2月推出以來,Blast 在短短幾個月內迅速吸引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 TVL,一度成爲 TVL 最高的 Layer 項目。然而,隨着激勵計劃的結束以及2024年6月代幣的發行,Blast 的 TVL 出現了近50%的大幅回調,排名降至第三。盡管團隊已公布第二階段的激勵計劃,但新細節尚未引發用戶的廣泛關注。Blast 能否在未來幾個月維持或擴大用戶羣,仍有待觀察。
在 Layer 網路中,Arbitrum 和 Base 毫無意外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作爲 Layer 網路中的 DeFi 核心,Arbitrum 一直表現最爲活躍的 DeFi 生態。自 2022 年以來,Arbitrum 一直保持着最高的 DEX 交易量,尤其是在 2023 年底市場復蘇後,交易量大幅增長。Base 位居第二,得益於 meme 代幣交易的火爆以及其主要去中心化交易所 Aerodrome 的快速發展,Base 的交易活動顯著增加,進一步鞏固了其在 Layer 領域中的崛起地位。相比之下,其他 Layer 網路的 DeFi 活動相對疲軟,這是它們表現較差的一個關鍵原因。
在加密市場中,穩定幣作爲主要的交易媒介和價值儲存工具,廣泛用於購買其他加密貨幣。因此,一個網路內的穩定幣數量常常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對該網路機會的看法。如果用戶認爲網路中存在大量機會,通常會持有更多穩定幣以便及時抓住這些機會。
Base 目前在L2中擁有第二大穩定幣市值,反映出其在過去幾個月中的快速增長。網路內的 meme 幣熱潮吸引了大量市場參與者的資金,導致穩定幣的累積增加。
Arbitrum 依然是穩定幣市值的領導者,市值約爲 45 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 Base 和 Optimism,分別持有 34 億美元和 13.6 億美元的穩定幣。在此之後,Blast 也持有 2.7 億美元市值的穩定幣。Arbitrum 和 Base 與其他 L2 之間的巨大差距,突顯了它們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短期內這種優勢難以被挑戰。
從網路指標來看,目前的L2格局中,Optimistic Rollup 在整體採用和使用上處於領先地位,與 ZK Rollup 相比,在多個關鍵指標上存在顯著差距。在 Optimistic Rollup 網路中,Arbitrum 和 Base 幾乎在各項指標中都穩居前列。尤其是在 2024 年,Base 憑藉 meme 幣熱潮和開發者活躍度的提升,在二層生態系統中表現突出。數據顯示,Base 今年的網路活動大幅增長,成爲 2024 年迄今爲止收入最高的L2,年初至今收入達到了 4750 萬美元,超過了其他所有 Rollup。根據 Artemis 的數據,Base 的表現尤爲亮眼。
除了前面提到的項目之外,Polygon zkEVM 是 L2 領域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參與者。進入 L2 這一競爭激烈的賽道,是 Polygon 所做出的戰略努力。盡管 Polygon zkEVM 目前在指標和 DeFi 生態建設方面落後於同行,但該團隊的資源和持續投入使其成爲一個值得關注的項目。
除了網路指標外,另一個需要考量的方面是 L2 代幣的表現。根據 Dune 的一個儀表盤數據,顯示不同領域的價格表現,L2 代幣的表現位居末位,過去三個月的跌幅接近 50%。
導致L2採用率增長與其代幣表現不佳之間差異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缺乏代幣價值增值機制。盡管各項指標持續擴展,L2代幣持有者並未直接受益於這一增長。此外,許多二層代幣具有 “低流通量、高 FDV” 的特徵,意味着代幣持有者面臨持續的拋售壓力,因爲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將有大量代幣解鎖。例如,ARB、OP 和 BLAST 的 “市值與完全稀釋估值(FDV)” 比分別爲 0.35、0.27 和 0.19。這種動態削弱了長期持有這些代幣的吸引力,尤其是在 “低流通量、高 FDV” 敘述不受市場青睞的環境下。
這種高 FDV 的代幣結構意味着,盡管網路採用率和活動量增加,代幣持有者仍面臨代幣持續釋放的壓力,導致價格可能持續受到負面影響。這進一步解釋了爲什麼即便在L2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代幣的市場表現依然低迷。
與 L2 代幣相比,ETH 在年初至今的表現中明顯優於所有二層代幣。除了之前提到的影響二層代幣表現不佳的因素,ETH 與二層代幣之間的差異還可以歸因於圍繞 ETH 的強勁敘事,使其成爲更具吸引力的持有資產。這些敘事包括最近幾個月主導 DeFi 領域的再質押(restaking)和流動性再質押(liquid restaking)趨勢,以及現貨以太坊 ETF 的批準。此外,ETH 仍然是鏈上生態系統中被廣泛使用的資產,而二層代幣的應用通常局限於各自的網路,缺乏更多的實質性用例。
這種表現差異也對常見的“二層代幣可作爲 ETH 的貝塔系數(Beta)”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即二層代幣應與 ETH 同步表現良好。然而,現實中 ETH 擁有一些獨特的特性,使其與大多數二層代幣區別開來。例如,ETH 不僅在以太坊主網上扮演關鍵角色,還在整個 DeFi 生態中有廣泛應用,而許多二層代幣的應用場景較爲局限,因此它們難以與 ETH 保持同樣的增長勢頭。
2024 年,Arbitrum 繼續主導L2領域,保持着最高的總鎖倉量(TVL)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值得注意的是,根據 Uniswap Labs 的 Dune 數據,Arbitrum 在所有L2中依然擁有最高的 Uniswap 交易量。然而,Arbitrum 面臨着來自 Base 和 Blast 等新興L2的激烈競爭,尤其是 Base。Base 在 2024 年的爆發性增長,使其成爲 Arbitrum 的有力競爭者,許多指標已接近追趕 Arbitrum。
盡管 Arbitrum 在網路指標上保持領先,但其原生代幣 ARB 的表現並未超越其他二層代幣,市值增長停滯,且與其他二層治理代幣競爭激烈。值得一提的是,Arbitrum 團隊最近推出了一份技術路線圖,旨在推動創新。此外,Arbitrum DAO 通過了一項重要提案,計劃爲 ARB 代幣引入質押功能,這可能爲 ARB 未來的表現帶來積極的推動力。
這種技術和治理上的進展表明,Arbitrum 不僅致力於維持其在網路上的領先地位,還在努力爲代幣持有者提供更多價值增值的機會,或將激發未來的市場興趣。
Offchain Labs的技術路線圖[1]
ARB 質押提案
相比其他 Optimistic Rollup,Optimism 在 2024 年的表現相對遜色,無論是總鎖倉量(TVL)、交易數量還是活躍地址數,都低於 Arbitrum 和 Base 等鏈。然而,如果從更廣的視角來看,以 OP Stack 爲基礎的鏈條展現出另一番景象。Base 和 Blast 等L2的快速崛起,推動了 Superchain 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Superchain 指的是一組基於 OP Stack 構建的鏈,它們共享跨鏈橋、去中心化治理、升級機制和通信層等核心功能。
Base 和 Blast 成爲今年增速最快的L2,它們的成功也爲 Superchain 整體帶來了顯著增長。特別值得關注的是,Optimism 與 Base 之間達成的一項協議規定,Base 的一部分交易收入將通過鏈上合約分配給 Collective。具體來說,Base 需將其交易執行器(sequencer)收入的 2.5% 或其淨鏈上收入(即L2交易收入減去L1數據提交成本)的 15%(兩者取較高值)分配給 Collective。這意味着 Optimism 將直接受益於 Base 在今年創造的可觀收入。
Optimism基金會禁用無許可欺詐證明
Base 是 2024 年表現最出色的L2項目之一。隨着其各項指標的爆發性增長,它已成爲 Arbitrum 的有力競爭者。就 DeFi 而言,Base 擁有 Aerodrome,這是推動 Base DeFi 增長的重要項目,此外還有前面提到的 meme 幣交易熱潮和開發者活動的加速。
另一個在 Base 上獲得較大關注的用例是 SocialFi。其中,Friend.tech 是一個突出例子。Friend.tech 是運行在 Base 上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允許用戶購買自己喜歡的 KOL 的股份,從而獲得進入私人聊天的獨家訪問權限。簡而言之,Friend.tech 將社交影響力進行代幣化,通過供需動態將用戶轉化爲可交易的資產。
2024 年 5 月,Friend.tech 空投了其平台代幣 $FRIEND,並宣布了平台的 V2 版本。新版本引入了 Money Hub,爲用戶提供一個專屬的金融討論和社交網絡空間,還增加了一個原生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這種多樣化的用例使 Base 在L2領域脫穎而出,不僅在 DeFi 方面表現出色,還在 SocialFi 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2024年6月,Coinbase 推出了 Coinbase Smart Wallet,旨在簡化用戶進入鏈上生態系統的流程。該錢包支持多個區塊鏈,包括 Base、Arbitrum、Optimism、以太坊等,允許用戶通過 Web 應用管理不同平台上的資產。此外,它與主要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集成,並採用生物識別認證(如 Face ID 和密鑰)以確保安全的用戶註冊和操作。
隨着中心化交易所(CEX)錢包在零售用戶中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鏈上生態系統中,Coinbase 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使得該智能錢包功能成爲 Base 未來用戶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通過簡化用戶操作並提供跨鏈資產管理的便捷性,Coinbase Smart Wallet 有望吸引更多零售用戶加入 Base 生態,進一步推動其在L2領域的競爭力。
Blast 今年在L2領域迅速崛起,其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備受期待的第一階段空投活動。這一活動在高峯期吸引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總鎖倉量(TVL),市場參與者紛紛尋求抓住其提供的收益機會。Blast 的空投備受矚目,背後是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Blur NFT 團隊在交付高質量產品上的良好聲譽,以及一級風投公司 Paradigm 的支持,所有這些因素都進一步提振了市場情緒。
2024 年 6 月,Blast 的第一階段空投分配了 17% 的總 $BLAST 供應量,其中 7% 分配給將資金橋接到 Blast 的用戶,7% 分配給與 Blast 去中心化應用(dApp)互動的用戶,3% 則分配給 Blur 基金會。第一階段空投後,盡管團隊宣布了持續的激勵計劃,Blast 的總鎖倉量(TVL)依然經歷了顯著回調,顯示用戶對該鏈的興趣有所下降。
除了宣布第二階段空投外,Blast 團隊還推出了一個名爲 “全棧鏈”(The Fullstack Chain)的新戰略方向。在名爲《Blast 願景》(Blast Vision)的博客文章中,團隊指出,現有的區塊鏈通常提供類似的端到端用戶體驗,主要專注於優化鏈本身,同時依賴第三方來處理技術棧的其他部分。他們將這種模式比作安卓的模式,雖然功能正常,但導致了一個碎片化且充滿摩擦的生態系統。與此相比,Blast 計劃採用類似蘋果的全棧方法,從軟件到硬件都由團隊內部構建。
爲實現這一願景,團隊表示在第二階段,Blast 基金會將與社區合作開發一個專爲加密用戶量身定制的桌面和移動錢包。其目標是打造一種遠超 MetaMask 的用戶體驗,並通過設計激勵機制來加速用戶的採用。
Mantle 是一個 Layer 網路,採用模塊化架構,將 OP Stack 技術與基於 Eigen DA 的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相結合。該項目以擁有約 24 億美元的協議金庫而聞名,且其生態系統爲用戶提供了多種收益機會。Mantle 團隊擅長策劃 DeFi 項目,以提升用戶在其生態系統內的參與度和互動度。值得注意的舉措包括 Mantle Staked ETH($mETH),這是第四大流動質押的 ETH;Mantle 獎勵站(Mantle Reward Station),允許 $MNT 質押者賺取多種獎勵;以及 Methamorphosis,最近推出的 $cmETH 激勵計劃,$cmETH 是 Mantle 即將推出的流動再質押代幣。此外,$MNT 還可用於 Bybit 的 Launchpool 活動。這些舉措爲 $MNT 持有者提供了多種參與和賺取收益的途徑,使 $MNT 比起其他僅限於治理功能的 Layer 代幣擁有更強的實用性。正是這種增強的功能性部分解釋了爲何 $MNT 的市值可與最大 Layer 項目 Arbitrum 的原生代幣 $ARB 相媲美。
最近,Mantle 宣布對其流動性質押協議(Mantle LSP)進行品牌重塑,該協議支持 $mETH 的運行。隨着 Mantle 推出 $cmETH,團隊決定利用 $mETH 的現有知名度,將 Mantle LSP 更名爲 mETH 協議。mETH 協議包含三款產品:$mETH、$cmETH 以及 $COOK,後者是 mETH 協議的治理代幣。
除了 2024 年 6 月的代幣空投外,zkSync 在 2024 年的另一項重要發展是 7 月推出的“彈性鏈”(Elastic Chain)概念。彈性鏈是 zkSync 3.0 的核心組成部分,標志着其從單一 Layer 解決方案向一個由 ZK Stack 構建的 ZK 鏈網路的轉型。這些鏈統一在彈性鏈架構下,旨在提升用戶體驗。
從宏觀層面來看,彈性鏈由三個關鍵組件構成[2]:
這項架構創新旨在通過創建更加無縫且互聯的ZK鏈網路,大幅提升用戶體驗。
Starknet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無許可 ZK Rollup。今年早些時候,Starknet 發布了 2024 年的路線圖,重點在於提升性能和降低費用。近期即將推出的兩項重大升級是交易並行化(Transaction Parallelization)和 Cairo-native 集成[3]。交易並行化預計將在 Starknet 的 V0.13.2 版本中推出,該功能將允許獨立交易的並發執行,使 Starknet 能夠同時處理更多交易,從而提升網路吞吐量並加快交易的最終確認速度。Cairo-native 集成預計將在 V0.13.3 版本中推出,它將把由 LambdaClass 開發的先進 Cairo Native 項目集成到 Starknet 的 Sequencer 中,目標是加速交易執行,減少延遲,並進一步提升吞吐量。
Starknet 2024路線圖的時間表和目標:
除了這些技術進步,Starknet 也是首個推出其原生代幣的 ZK Rollup。Starknet 的空投於 2024 年 2 月進行,向近 130 萬個錢包分發了超過 7 億枚 $STRK 代幣。$STRK 代幣有多種用途,包括支付網絡費用、參與治理以及質押功能。質押功能預計將在 2024 年第四季度上線。
Scroll 於 2023 年 10 月推出,是以太坊的 zkEVM Layer 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Scroll 現已成爲總鎖倉量(TVL)最大的 ZK Rollup,超越了 zkSync 和 Starknet 等知名項目。Scroll 與 zkSync 和 Starknet 等項目之間的 TVL 差距,可能是由用戶的空投套利行爲推動的。由於 ZK Rollup 仍處於早期階段,大多數鏈上生態尚不完善。因此,這些鏈上的大量活動是非自然的,主要由用戶爲了潛在的代幣獎勵而進行的農耕行爲所驅動。
這一現象也反映在 TVL 趨勢中,zkSync 和 Starknet 的 TVL 下降時,Scroll 和 Linea 的 TVL 卻呈上升趨勢,而後兩者尚未推出代幣。這表明用戶往往在一個鏈的代幣推出後遷移到下一個鏈。
此外,Scroll 的忠誠度計劃 ——Scroll Sessions 也對其 TVL 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該計劃於 2024 年 5 月推出,旨在通過獎勵社區成員的參與和互動來促進生態系統的發展。用戶可以通過將資產橋接到 Scroll 網路或與 Scroll 去中心化應用(dApp)互動來賺取 Scroll Marks。團隊還宣布,對於自 2023 年 10 月 10 日 Scroll 主網創世區塊以來在 Scroll 上部署資產的用戶,將進行 Scroll Marks 的追溯分配。
Linea 是另一個自 2024 年以來增長顯著的 zkEVM Layer 解決方案。與 Scroll 類似,Linea 的增長主要受到空投套利活動的推動。Linea 的激勵計劃 “Linea Surge” 於 2024 年 5 月啓動,並在其擴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該計劃爲期六個月,分爲六個不同的 “Volt”,每個月一個,獎勵用戶在 Linea 上保持資產,並爲將資產部署到合作協議中提供額外獎勵。
爲了促進 Linea 生態系統的平衡採用,計劃中包含動態的積分分配規則,不同垂直領域和資產類別的權重各不相同,防止流動性集中於特定領域,從而推動 Linea 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目前,Linea Surge 進入了第 4 個 Volt,在這一階段,相比其他資產類別,穩定幣流動性能夠獲得更高的獎勵。
從當前的增長指標來看,Linea Surge 取得了成功,但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在該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結束後,持續保持 Linea 的強勁活動。
Polygon zkEVM 於 2023 年 3 月推出,是 Polygon 的 zkEVM L2 解決方案。2024 年 2 月,它成功進行了 Etrog 升級,近乎成爲完整的第二型 ZK-EVM。此升級允許以太坊開發人員在 Polygon zkEVM 上重新部署現有代碼和智能合約,而無需審計或修改,從而實現從以太坊的無縫過渡。
目前,Polygon zkEVM 的 TVL 約爲 1500 萬美元。其生態最大的協議包括 DEX,例如 QuickSwap、Uniswap V3 和 Balancer V2,借貸協議,例如 Dolomite 和 PancakeSwap,以及流動性管理平台,例如 ICHI 和 Gamma。雖然 Polygon zkEVM 已經建立了影響力,但目前在生態系統穩健性方面落後於同行,這表明還有增長和發展的空間。
在本節中,我們將探討一些可能影響 Layer(L2)領域未來走向的重要發展:
許多項目已經表達了採用這些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的興趣。監控這些計劃的進展對於確保 L2 生態系統的持續吸引力至關重要,並且有助於評估哪些 L2 網路將在未來幾個月乃至幾年內引領市場。
Based Rollup 爲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作爲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Based Rollup 的設計仍需進一步探索和試驗。預計未來將有更多項目探索這種方法,推動關於此架構的討論和開發。
Fraud-Proof 機制的演變: 隨着 Layer 解決方案的不斷成熟,構建健全的 Fraud-Proof (欺詐證明)系統仍是 Optimistic Rollup 的關鍵焦點。近期在這一領域的進展顯示出向更復雜和高效機制的轉變,重點在於平衡安全性、速度和去中心化之間的微妙權衡。
Arbitrum 和 Optimism 是這一演變的領軍項目。Arbitrum 推出的新 BoLD(Bounded Lifetime for Disputes)協議和 Optimism 的 Fault Proof 系統(OPFP)標志着在應對長期存在的資源耗盡攻擊和結算延遲等挑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5]。這些創新旨在增強 Rollup 的經濟安全性,同時保持其可擴展性優勢。
同時,像 Cartesi 的 Permissionless Refereed Tournaments 這樣的替代方案,正在探索以新穎方式構建欺詐證明機制,提供了改進 Fraud-Proof 系統的其他方法。
這些機制的持續優化預計將在 Optimistic Rollup 的廣泛採用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隨着這些系統的不斷演進,它們在安全性、及時性和去中心化之間的微妙平衡成爲了當前研究與開發的核心議題。這種“安全、速度、去中心化”的三難困境正定義着這一領域的大部分發展方向。
經過多年的發展,Layer(L2)項目已成爲鏈上生態系統的基石,爲用戶提供低成本的交易解決方案。縱觀當前格局,Optimistic Rollup 依然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擁有 80% 的市場份額,並在採用範圍和用戶基礎上保持領先地位。在這些項目中,Base 因 2024 年 meme 幣活動和 SocialFi 應用的顯著發展而備受矚目。另一位引人注目的競爭者是 Blast,其成功的市場策略和收益產品吸引了大量市場關注。
盡管在網路指標上,ZK Rollup 仍落後於 Optimistic Rollup,但 2024 年對 ZK 項目來說是關鍵的一年。zkSync 和 Starknet 的空投活動成爲了兩個重量級 ZK 項目的裏程碑事件。其他項目如 Scroll 和 Linea 也通過持續的激勵計劃實現了顯著增長。能否保持這一增長勢頭將成爲這些項目未來成功的關鍵指標。
展望未來,L2 項目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原生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的加速發展有望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吸引更多用戶到這些網路。此外,諸如 Based Rollup 和 Fraud-Proof 機制的進化等新概念也值得關注。盡管 L2 代幣表現停滯,這些項目已證明其在加密行業中的重要性,其未來潛力仍然廣受看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