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观点任务# 第一期精彩啓程!調研 Palio (PAL) 項目,在Gate廣場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300 PAL!
💰️ 選取15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20 PAL!
👉 參與方式:
1. 調研$PA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
2. 帶上$PAL交易連結。
3. 推廣$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爲慶祝PAL上線Gate交易,平台特推出HODLer Airdrop、CandyDrop、VIP Airdrop、Alpha及餘幣寶等多項PAL專屬活動,回饋廣大用戶。請在帖文中積極宣傳本次系列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6
建議項目調研的主題:
🔹 Palio 是什麼?
🔹 $PA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 如何參與 $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您可以選擇以上一個或多個方向發表看法,也可以跳出框架,分享主題以外的獨到見解。
注意:帖子不得包含除 #Gate观点任务# 和 #PAL# 之外的其他標籤,並確保你的帖子至少有 60 字,並獲得至少 3 個點讚,否則將無法獲得獎勵。
⚠️ 重復內容的帖子將不會被選取,請分享屬於你獨特的觀點。
⏰ 活動時間:截止至 2025年7月11日 24:00(UTC+8)
10幾年前Web2.0剛興起時,業內有一個很潮的技術概念詞“Mash-up”,中文叫混搭:
若是做個項目或畢業設計,PPT裡會專門寫“我們用了Mash-up”那種驕傲味道。
它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Web1.0時,網站上要放一個視頻,這網站要自己實現一個視頻播放器。
而Mash-up出現之後,才可以“引用”第三方Youtube的視頻內容+播放器,不用自己實現。
這聽起來是不是就像今天Ordinals的“遞歸”引用?異曲同工之妙,像是換了個名字。
但是,當後來直至今天,“Mash-up”的運用已經無處不在時,這個當時新潮且準確預言了未來的詞,卻無人再提,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
所以,是不是只有當一個新潮的技術概念,還未發展強大足夠到廣泛運用的時候,大家的注意力才會在概念本身上?
當這個技術概念真的被廣泛運用後,它反而已經被市場當做是理所當然的自然存在,不再需要一個不明覺厲的概念詞去強調他了。
就像今天如果我在這條推文下,放一個Youtube視頻鏈接,就自動變成一個視頻播放器,不會再有人腦子裡想,這是“Mash-up”。
所以,#Ordinals 的“遞歸”技術概念,未來若要成功發揚光大,也許同時也是需要讓自己被遺忘?
附上今天在Space裡討論這個問題的帶字幕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