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gogo
vip

10幾年前Web2.0剛興起時,業內有一個很潮的技術概念詞“Mash-up”,中文叫混搭:


若是做個項目或畢業設計,PPT裡會專門寫“我們用了Mash-up”那種驕傲味道。
它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Web1.0時,網站上要放一個視頻,這網站要自己實現一個視頻播放器。
而Mash-up出現之後,才可以“引用”第三方Youtube的視頻內容+播放器,不用自己實現。
這聽起來是不是就像今天Ordinals的“遞歸”引用?異曲同工之妙,像是換了個名字。
但是,當後來直至今天,“Mash-up”的運用已經無處不在時,這個當時新潮且準確預言了未來的詞,卻無人再提,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
所以,是不是只有當一個新潮的技術概念,還未發展強大足夠到廣泛運用的時候,大家的注意力才會在概念本身上?
當這個技術概念真的被廣泛運用後,它反而已經被市場當做是理所當然的自然存在,不再需要一個不明覺厲的概念詞去強調他了。
就像今天如果我在這條推文下,放一個Youtube視頻鏈接,就自動變成一個視頻播放器,不會再有人腦子裡想,這是“Mash-up”。
所以,#Ordinals 的“遞歸”技術概念,未來若要成功發揚光大,也許同時也是需要讓自己被遺忘?
附上今天在Space裡討論這個問題的帶字幕視頻: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