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一下【需求在哪裡】這個問題,重點是要搞清楚這個市場上的消費者是誰?


最近幾個月賺錢的項目:
1)zksync賺走2000萬手續費,工作室、跨鏈橋也跟著賺錢,這裡面的消費者是擼毛的,擼毛可能是投資行為,但要是反擼就變成消費行為了,賺消費者的錢很合理
2)Friend tech,土狗工廠,玩的人知道自己在賭,賭的抽成就是消費,也是消費者
3)Bots,和Friend tech類似
4)交易所還在賺交易者的錢,但地主家餘糧也不多了,在卷
其他地方找不到消費者了,NFT、Gamefi、DeFi沒人玩了,也創造不了太多價值
機構、VC、大戶基本分逼不花,主打陪伴,消費都在鏈下
2017年的ICO-代投-項目方
2018年的XX即挖礦
2020年的流動性挖礦/IDO-平台-項目方
2023年的擼毛-工作室-項目方
好像是一個輪迴,人人都以為自己是投資者(一池),但總有人得當消費者(二池)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