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AC曾说Layer2实际就是侧链+桥,事实真就如此吗?
作者:极客 Web3
关于 Layer2 这个概念, 将其解释为:Layer2 是「给以太坊扩容 + 继承以太坊安全性 的独立区块链」,而 Fantom 的代言人 AC 曾直言,「Layer2 实际就是侧链 + 桥」。
诚然,AC 将 Layer2 概括为「侧链 + 桥」的确贴近其本质,但实际上也相当于一句大而空的废话。跨链桥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个概念下对应着多种不同的链间交互模型,而不同模型在安全性上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依靠链上合约对 ZK 证明的验证结果来确保跨链有效性的 ZK Bridge,和 Axie 那种单纯靠多个链下节点的多签来放行跨链交易的第三方验证桥,根本就不是一类东西。曾有跨链桥研究者指出,ZK Bridge 基本是最安全的一类跨链桥,for example:
假设 ETH 和 Polygon 之间有一个 ZK 桥,ETH 链上的桥合约会记录 Polygon 的区块头 header,这个区块头由第三方 Relayer 节点提交,但 Relayer 会同时提交对应的有效性证明,证明这个区块头 header 的确是有效的。
如果有人从 polygon 往 ETH 跨链,只要提交 merkle proof,证明自己的跨链请求在 polygon 区块中有记录(换言之,就是能和 Polygon 某个区块头对上号),就行了。
显而易见,这种 ZK 桥是单纯依靠零知识证明技术来确保安全性,而不是像很多第三方多签桥那样授信于几个链下公证人节点。
大多数 ZK Rollup 与以太坊之间的跨链桥模型,类似于上面说的这类 ZK 桥,两者虽然在细节上有区别,但安全模型是高度接近的:目标链都会记录并验证源链的区块头 /Merkle Root 是有效的,且判断一笔跨链 Txn 是否有效时,是依赖于零知识证明 /Merkle Proof 等密码学技术的优越性,而不是像 Axie 桥那样委托几个链下节点来决定一切。
再回到小标题里所说的「Layer2=依附于以太坊的链 + 安全性更高的桥」。除了跨链桥安全性更高外,Layer2 与 Polygon 这类基本独立于以太坊的侧链有着更本质的区别:Layer2 的最长链与以太坊最长链之间是有关联的。
比如说 Layer2 的全节点要先运行一个以太坊 geth 客户端,实时同步 ETH 区块,而 Layer2 的所有交易批次都要发布到 ETH 区块上,具备锚定关系,这就极大提升了回滚 Layer2 最长链的难度。
Vitalik 曾指出,「要回滚 Layer2 就要先回滚 Layer1」「Layer2 要能够读取到最新的以太坊区块」。假设以太坊最长链因为分布式网络不稳定的原因发生了回滚,导致多个早已发布在 ETH 区块内的 L2 Txn Batch 连带被回滚,此时 Layer2 全节点也会联动性的把本地记录的 Layer2 最长链回滚。若非如此,正常的 Layer2 不会发生回滚。
但 Polygon 就不满足上述特征。比如,Polygon 去年曾发生多次 158 个以上区块的回滚,回滚的历史记录长达 5 分钟,显然 Polygon 区块和以太坊区块之间并不具备锚定关系,换言之,两者之间没有共享安全性可言。
所以,我们可以在此简单得出结论:Layer2 实际上是与以太坊有锚定关系的侧链,它们会借助以太坊来提升自己的安全性,并且 L2 与 L1 之间的桥接模型是广义跨链桥类别下最安全的一类,与 Axie 那种第三方公证人构成的多签桥不可同日而语。
单纯用「侧链 + 桥」这种模糊的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的言论来抨击 Layer2,是不严谨而且根本就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