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eb3 的世界里可能看过很多项目,一开始火热,mint 秒光,几天后地板价直接对折,社群瞬间安静下来,也有一些项目,没有大预算、没有巨星联名,却靠着紧密的社群慢慢壮大,走出了自己的叙事与价值,Web3 最本质的资产是共识,而不是图片,共识来自社群,社群就是项目的命脉,本篇文章将聚焦在 NFT 世界中最关键的问题,如何从 0 到 1 建立一个有凝聚力、有信仰、有文化的 NFT 社群,成为 Web3 建设路上的参考。
一个 NFT 社群的诞生,不应该是因为可以炒一波,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 Why,项目可以有利润逻辑,但第一步必须是价值叙事清晰且真诚,这个项目的存在,是为了传递什么理念?可能是一种审美、一种态度或是一种 Web3 文化象征,想让参与的人,获得什么样的身份感? NFT 是文化媒介,不是赌场筹码,越早定义这个核心价值,越能吸引对的人留下来。范例:
一个项目想要长远发展不能只把 Discord 当成公布栏,它应该成为文化发酵的空间,设计不同的频道让用户互动(ex:早安区、贴图区、NFT 曝光区),开放 meme、艺术创作、社群提案的空间,定期举办活动,例如每日任务、语音聊天室 AMA、小游戏赛事,同时加入角色制度,根据持有时间、参与度给予不同身分称号(OG、Builder、创作者等),社群参与不一定是说话,而是让参与者感觉有被看到、有被接住。
X (原为:Twitter) 是 NFT 的街头也是叙事传播与话题建构主战场,要擅用:推文阐述项目理念,发布 meme 化内容提高分享率,同时与其他项目 / KOL 的 quote / interaction 建立社交链结,透过活动式内容(tag 转推、创作比赛)带动社群共创感,不能只发公告,而要经营态度与独特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该项目的特点以及想要表达的叙事情绪。
大多数社群的成败,不在于人数多寡,而是参与者的深度,需要思考的是怎么让一个路人,慢慢变成 Builder?以下有几个做法参考:
当社群成员觉得这个项目也有一部分功劳且能实际参与其中,那该成员自愿留下来的概率也就变大了。
NFT 社群不是一场爆红,而是一场长跑,如何让人不觉得冷了、没戏了的关键在于节奏管理。以下几点建议:
NFT 社群需要的是动态叙事,让成员感受到每次回来,社群里都变得不一样!
如果一个社群永远都只围绕着地板价,迟早会走向失速,真正长寿的 NFT 社群,会把焦点放在: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圈?我们在链上发声的角色是什么?我们想一起做什么,传递什么?一个 PFP 项目,其实就是一种身份象征,不论是项目方或是参与者都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拥有这张 NFT,代表什么?文化可以超越价格,它可以成为新的 Web3 认同与连结。
一个优质的 NFT 社群,是一群人愿意一起走一段时间的旅程,打造 NFT 社群不是 KOL 帮忙喊一波就完事,而是一种链上社会实验,这并不是在招募粉丝,而是在建立一群相信同一件事的人,这些人会创作、会参与、会传播,会陪着项目从地板价到主流叙事,其中不需要很多人,但需要一群对的人。
Пригласить больше голосов
在 Web3 的世界里可能看过很多项目,一开始火热,mint 秒光,几天后地板价直接对折,社群瞬间安静下来,也有一些项目,没有大预算、没有巨星联名,却靠着紧密的社群慢慢壮大,走出了自己的叙事与价值,Web3 最本质的资产是共识,而不是图片,共识来自社群,社群就是项目的命脉,本篇文章将聚焦在 NFT 世界中最关键的问题,如何从 0 到 1 建立一个有凝聚力、有信仰、有文化的 NFT 社群,成为 Web3 建设路上的参考。
一个 NFT 社群的诞生,不应该是因为可以炒一波,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 Why,项目可以有利润逻辑,但第一步必须是价值叙事清晰且真诚,这个项目的存在,是为了传递什么理念?可能是一种审美、一种态度或是一种 Web3 文化象征,想让参与的人,获得什么样的身份感? NFT 是文化媒介,不是赌场筹码,越早定义这个核心价值,越能吸引对的人留下来。范例:
一个项目想要长远发展不能只把 Discord 当成公布栏,它应该成为文化发酵的空间,设计不同的频道让用户互动(ex:早安区、贴图区、NFT 曝光区),开放 meme、艺术创作、社群提案的空间,定期举办活动,例如每日任务、语音聊天室 AMA、小游戏赛事,同时加入角色制度,根据持有时间、参与度给予不同身分称号(OG、Builder、创作者等),社群参与不一定是说话,而是让参与者感觉有被看到、有被接住。
X (原为:Twitter) 是 NFT 的街头也是叙事传播与话题建构主战场,要擅用:推文阐述项目理念,发布 meme 化内容提高分享率,同时与其他项目 / KOL 的 quote / interaction 建立社交链结,透过活动式内容(tag 转推、创作比赛)带动社群共创感,不能只发公告,而要经营态度与独特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该项目的特点以及想要表达的叙事情绪。
大多数社群的成败,不在于人数多寡,而是参与者的深度,需要思考的是怎么让一个路人,慢慢变成 Builder?以下有几个做法参考:
当社群成员觉得这个项目也有一部分功劳且能实际参与其中,那该成员自愿留下来的概率也就变大了。
NFT 社群不是一场爆红,而是一场长跑,如何让人不觉得冷了、没戏了的关键在于节奏管理。以下几点建议:
NFT 社群需要的是动态叙事,让成员感受到每次回来,社群里都变得不一样!
如果一个社群永远都只围绕着地板价,迟早会走向失速,真正长寿的 NFT 社群,会把焦点放在: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圈?我们在链上发声的角色是什么?我们想一起做什么,传递什么?一个 PFP 项目,其实就是一种身份象征,不论是项目方或是参与者都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拥有这张 NFT,代表什么?文化可以超越价格,它可以成为新的 Web3 认同与连结。
一个优质的 NFT 社群,是一群人愿意一起走一段时间的旅程,打造 NFT 社群不是 KOL 帮忙喊一波就完事,而是一种链上社会实验,这并不是在招募粉丝,而是在建立一群相信同一件事的人,这些人会创作、会参与、会传播,会陪着项目从地板价到主流叙事,其中不需要很多人,但需要一群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