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產品一直是一個爭議較大的領域,無論是在傳統互聯網中或是鏈上,針對社交應用爭論不休。正如馬克思的那句名言所說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對社交產品的底層邏輯進行抽象,我們可以得到以下邏輯,一個社交產品的核心的核心是幫助用戶建立某種社交關係,產生互動、傳遞信息,並且在這個應用上拓展自己的社交網絡,那這就算是一個成功的社交產品。
因此基於不同形態的的社交網絡,傳統互聯網中出現了無數我們熟知的產品,Facebook、微信、Soul等等,他們面向熟人/陌生人/校園等各種社交場景來構建社交網絡,這是傳統互聯網中的社交產品。
對於Web3的社交產品來說,由於金融化的資產發行等特點,讓社交網絡網路之外更添加了”Fi”的特性。如何基於社交網絡來發行資產,或是如何通過資產來構建社交網絡,則是web3 SocialFi項目的核心點,而去中心化反審查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對項目方在內容把控尺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SocialFi賽道也是所有Web3產品中最難構建的一類產品。
在本文中,我們將對市面上發展較爲良好的幾款SocialFi產品、Farcaster, FriendTech, UXLINK和CyberConnect爲例進行分析,並探討SocialFi產品的增長路徑。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SociaFi的核心在於社交網絡和資產的結合,無論是基於社交網絡發行資產,還是基於資產來建立社交網絡,才是SocialFi產品的根本邏輯。接下來我們先從社交網絡以及資產發行兩個層面對上述提到的幾個產品進行解析,之後再對這些產品的各個維度選取指標進行比較。
社交網絡形態
Farcaster中的社交網絡拓撲形態與推特相同,都是基於注意力的社交網絡,網路較爲開放;FriendTech則在推特的社交網絡之上進行提純強化,形態上是以單個節點爲核心的封閉網路;相較於Farcaster和FriendTech繼承Twitter以注意力爲核心的線上社交網絡,UXLINK的網路形態則注重於現實世界社交網絡,將熟人社交帶入鏈上;至於CyberConnect則是通過鏈上活動來形成社交網絡。
資產發行層面
Farcaster將自己定位於社交的基礎層,相對來說沒有很強的”Fi”屬性,反而有更強的社區文化屬性,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核心資產 $degen;FriendTech v1則是將資產發行的屬性打造到了極致,通過Bonding Curve的設計創造出Ponzi飛輪, 將每個KOL的社交網絡都賦予資產泡沫,推特社交網絡中的價值由房間Key的流動性充分體現;UXLINK相較於前兩者更加的均衡,雙代幣模型的設計對於整個系統來說更加穩定、健康,能夠更加持續的激勵用戶在社交網絡中創造價值;CyberConnect則是僅通過自己的原生代幣進行治理,相對來說缺乏社交網絡擴張的激勵措施。
定性分析結束後,我們便需要開始進行定量分析。我們首先在社交層面和資產層面選取基礎指標來進行判斷,首先在社交屬性層面我們選取協議活躍用戶數作爲指標;而在資產層面我們選取協議的核心資產市值作爲指標。
協議活躍地址數
-Farcaster的DAU在今年二月份開始迅速增長,三月份下滑後又湧進了更多新用戶
-FriendTech
FriendTech在v1版本中用戶爲了博取空投來進行活躍獲取積分,去年底到今年四月,由於FriendTech遲遲沒有發幣導致用戶信心下降導致用戶流失,在v2版本發幣後絕大多數用戶都選擇了放棄。
綜合來看,UXLINK無疑是當下最火爆的區塊鏈社交基礎設施,鏈上的活躍度也遠超其他三位SocialFi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根據UAW(Unique Active Wallets)來看,UXLINK的活躍錢包數量高達729.5k,在所有Social Media Dapps中排名第一。
相比之下,另外三家主流的SocialFi產品的同期UAW遠低於UXLINK,雖然該指標主要體現短期內各產品的鏈上活躍度,但也證明了當前Web3社交玩家的注意力都被極大程度上吸引到了UXLINK。
FriendTech在v2發幣,消化空投拋壓後代幣價格較爲平穩。
綜合來看,UXLINK以其驚人的社交網絡擴展速率在用戶數方面排在了目前Web3 SocialFi產品的第一位,而FriendTech則用其創新的資產發行機制來吸引渴望賺錢的玩家。
如果我們對用戶在社交產品中的行爲進行抽象則可以用以下模式來描述:“用戶在產品中拓展自己的社交網絡,並且發生互動完成信息傳遞”,增加資產屬性後,行爲可以拓展爲在信息傳遞之餘完成資產的交易。而在SocialFi產品中,信息的交流往往與資產的交易伴隨進行,帶來整個經濟體的生態活躍,產品本身也能夠從生態體中的經濟行爲獲取收益,因此在本文中選取協議收入作爲衡量一個社交產品的北極星指標。
在SocialFi中,如果說”Social”和”Fi”屬性兩者必選其一,那麼以”Fi”爲核心的產品會在競爭中勝出,畢竟在Web3中,交易才是所有用戶的底層需求。
我們可以看到以上幾款代表性的socialfi產品的崛起和經濟體的活躍與資產的發行行爲強相關,這也體現出了對於web3產品,面向資產發行才是第一性原理,交易才是用戶的底層需求。所有SocialFi產品都應該思考如何將用戶的交易行爲嵌套進自己產品的社交網絡中。
對於cyberconnect,用戶在產品中並沒有出現交易場景,前期用戶的活躍是爲了滿足空投規則而出現,並非真實的社交需求,這也就解釋了CyberConnect的經濟體活躍度在空投結束後便迎來了大幅下跌的原因。
對於Farcaster,在冰川期通過去中心化的前端讓不少反感推特言論審查的自由主義用戶,保留了再次崛起的火種,同時爲base生態的大本營,隨着base生態的崛起,作爲base鏈的優質alpha聚集地而活躍。
對於FriendTech,前期通過空投來吸引用戶進行社交行爲,在v2中幫助大V通過影響力來創建club發幣實現變現,給普通用戶帶來可以交易的資產從而維持住了經濟體的活躍度,但相對來說交易行爲不明顯,Farcaster團隊本身似乎也在淡化”Fi”的屬性。
從發幣的角度來看,FriendTech和UXLINK的設計最爲友好,也最容易出現財富效應吸引用戶;從社交網絡形態上看,Farcaster和UXLINK的社交屬性相對更強,能夠讓整個經濟體保持足夠的韌性。因此我們可以期待兩者上線後的表現,並關注基於熟人社交網絡下的資產發行。
本文轉載自[GO2MARS的WEB3研究],著作權歸屬原作者[Sirius&Joe],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Поділіться
社交產品一直是一個爭議較大的領域,無論是在傳統互聯網中或是鏈上,針對社交應用爭論不休。正如馬克思的那句名言所說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對社交產品的底層邏輯進行抽象,我們可以得到以下邏輯,一個社交產品的核心的核心是幫助用戶建立某種社交關係,產生互動、傳遞信息,並且在這個應用上拓展自己的社交網絡,那這就算是一個成功的社交產品。
因此基於不同形態的的社交網絡,傳統互聯網中出現了無數我們熟知的產品,Facebook、微信、Soul等等,他們面向熟人/陌生人/校園等各種社交場景來構建社交網絡,這是傳統互聯網中的社交產品。
對於Web3的社交產品來說,由於金融化的資產發行等特點,讓社交網絡網路之外更添加了”Fi”的特性。如何基於社交網絡來發行資產,或是如何通過資產來構建社交網絡,則是web3 SocialFi項目的核心點,而去中心化反審查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對項目方在內容把控尺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SocialFi賽道也是所有Web3產品中最難構建的一類產品。
在本文中,我們將對市面上發展較爲良好的幾款SocialFi產品、Farcaster, FriendTech, UXLINK和CyberConnect爲例進行分析,並探討SocialFi產品的增長路徑。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SociaFi的核心在於社交網絡和資產的結合,無論是基於社交網絡發行資產,還是基於資產來建立社交網絡,才是SocialFi產品的根本邏輯。接下來我們先從社交網絡以及資產發行兩個層面對上述提到的幾個產品進行解析,之後再對這些產品的各個維度選取指標進行比較。
社交網絡形態
Farcaster中的社交網絡拓撲形態與推特相同,都是基於注意力的社交網絡,網路較爲開放;FriendTech則在推特的社交網絡之上進行提純強化,形態上是以單個節點爲核心的封閉網路;相較於Farcaster和FriendTech繼承Twitter以注意力爲核心的線上社交網絡,UXLINK的網路形態則注重於現實世界社交網絡,將熟人社交帶入鏈上;至於CyberConnect則是通過鏈上活動來形成社交網絡。
資產發行層面
Farcaster將自己定位於社交的基礎層,相對來說沒有很強的”Fi”屬性,反而有更強的社區文化屬性,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核心資產 $degen;FriendTech v1則是將資產發行的屬性打造到了極致,通過Bonding Curve的設計創造出Ponzi飛輪, 將每個KOL的社交網絡都賦予資產泡沫,推特社交網絡中的價值由房間Key的流動性充分體現;UXLINK相較於前兩者更加的均衡,雙代幣模型的設計對於整個系統來說更加穩定、健康,能夠更加持續的激勵用戶在社交網絡中創造價值;CyberConnect則是僅通過自己的原生代幣進行治理,相對來說缺乏社交網絡擴張的激勵措施。
定性分析結束後,我們便需要開始進行定量分析。我們首先在社交層面和資產層面選取基礎指標來進行判斷,首先在社交屬性層面我們選取協議活躍用戶數作爲指標;而在資產層面我們選取協議的核心資產市值作爲指標。
協議活躍地址數
-Farcaster的DAU在今年二月份開始迅速增長,三月份下滑後又湧進了更多新用戶
-FriendTech
FriendTech在v1版本中用戶爲了博取空投來進行活躍獲取積分,去年底到今年四月,由於FriendTech遲遲沒有發幣導致用戶信心下降導致用戶流失,在v2版本發幣後絕大多數用戶都選擇了放棄。
綜合來看,UXLINK無疑是當下最火爆的區塊鏈社交基礎設施,鏈上的活躍度也遠超其他三位SocialFi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根據UAW(Unique Active Wallets)來看,UXLINK的活躍錢包數量高達729.5k,在所有Social Media Dapps中排名第一。
相比之下,另外三家主流的SocialFi產品的同期UAW遠低於UXLINK,雖然該指標主要體現短期內各產品的鏈上活躍度,但也證明了當前Web3社交玩家的注意力都被極大程度上吸引到了UXLINK。
FriendTech在v2發幣,消化空投拋壓後代幣價格較爲平穩。
綜合來看,UXLINK以其驚人的社交網絡擴展速率在用戶數方面排在了目前Web3 SocialFi產品的第一位,而FriendTech則用其創新的資產發行機制來吸引渴望賺錢的玩家。
如果我們對用戶在社交產品中的行爲進行抽象則可以用以下模式來描述:“用戶在產品中拓展自己的社交網絡,並且發生互動完成信息傳遞”,增加資產屬性後,行爲可以拓展爲在信息傳遞之餘完成資產的交易。而在SocialFi產品中,信息的交流往往與資產的交易伴隨進行,帶來整個經濟體的生態活躍,產品本身也能夠從生態體中的經濟行爲獲取收益,因此在本文中選取協議收入作爲衡量一個社交產品的北極星指標。
在SocialFi中,如果說”Social”和”Fi”屬性兩者必選其一,那麼以”Fi”爲核心的產品會在競爭中勝出,畢竟在Web3中,交易才是所有用戶的底層需求。
我們可以看到以上幾款代表性的socialfi產品的崛起和經濟體的活躍與資產的發行行爲強相關,這也體現出了對於web3產品,面向資產發行才是第一性原理,交易才是用戶的底層需求。所有SocialFi產品都應該思考如何將用戶的交易行爲嵌套進自己產品的社交網絡中。
對於cyberconnect,用戶在產品中並沒有出現交易場景,前期用戶的活躍是爲了滿足空投規則而出現,並非真實的社交需求,這也就解釋了CyberConnect的經濟體活躍度在空投結束後便迎來了大幅下跌的原因。
對於Farcaster,在冰川期通過去中心化的前端讓不少反感推特言論審查的自由主義用戶,保留了再次崛起的火種,同時爲base生態的大本營,隨着base生態的崛起,作爲base鏈的優質alpha聚集地而活躍。
對於FriendTech,前期通過空投來吸引用戶進行社交行爲,在v2中幫助大V通過影響力來創建club發幣實現變現,給普通用戶帶來可以交易的資產從而維持住了經濟體的活躍度,但相對來說交易行爲不明顯,Farcaster團隊本身似乎也在淡化”Fi”的屬性。
從發幣的角度來看,FriendTech和UXLINK的設計最爲友好,也最容易出現財富效應吸引用戶;從社交網絡形態上看,Farcaster和UXLINK的社交屬性相對更強,能夠讓整個經濟體保持足夠的韌性。因此我們可以期待兩者上線後的表現,並關注基於熟人社交網絡下的資產發行。
本文轉載自[GO2MARS的WEB3研究],著作權歸屬原作者[Sirius&Joe],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