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尽风头的Friend.tech到底是什么?

新手11/15/2023, 3:43:03 PM
Friend.tech是一个建立在二层网络Base链上的SocialFi应用,它的核心概念是将用户在Twitter上的影响力变成可交易的代币。它是一个热度拉满同时又争议不断的社交交易协议。

Web3社交时代开启

目前市场进入了一段持续相当久的熊市,链游和NFT等领域的热度也有所减退,过往项目的庞氏经济模型在缺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迅速崩溃,这对Web3用户的增长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一方面,Web3的发展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方式,以吸引新用户的加入。另一方面,社交领域在传统互联网领域已经证明了其巨大潜力。从Facebook、Instagram以及Tiktok等社交平台,到Cyber Connect、Debank和Lens Protocol等WEB3社交DAPP的成熟,整个社交领域的生态系统变得日益壮大。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Web3社交项目都是复制现有成功的社交网络产品,只是增加了加密功能。这一趋势表明,社交领域在Web3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壮大和不断创新,社交有望成为下一个引爆Web3用户增长的领域。

Friend.tech在2023年8月10日正式上线,其在低调发展一周后,于8月18日开始迎来用户增长爆发期。

Friend.tech简介

Friend.tech是一个建立在二层网络Base链上的SocialFi应用,它的核心概念是将用户在Twitter上的影响力变成可交易的代币,这让用户有机会通过社交影响力获得收益。ETH是应用内主要支付货币,用于购买其他用户的KEY,用户需要在使用前预存0.01个ETH。KEY的作用类似于传统互联网产品中的付费订阅,购买它们的好处是可以获得被购买者的好友位,从而可以访问创作者的内容,并直接进行互动。

当用户进入应用后,在首页可以看到当前最受欢迎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探索按钮搜索自己关注的用户,购买他们的KEY。每个用户KEY的初始价格是根据推特数据设定的,KEY供应没有上限。它将用户的KEY价格与市场供需关系联系起来,这意味着越受欢迎的用户,其KEY价格会更高,这样就创造了一个动态的市场生态系统。

Friend.tech的产品功能

Friend.tech的核心功能是用户购买了KOL的KEY之后便可以与之对话以及获得KOL所赋予的权益,其功能目前比较单调,只有拥有好友和加入群聊,不能接受发送图片、视频等。用户可以在首页看到当前最受欢迎的用户,也可以手动搜索你想要关注的用户,购买他们的KEY。持有别人的KEY,就可以进入该用户的聊天室,如果卖出了KEY就会自动被移除。

Friend.tech的定价曲线

除了持有KEY与KOL互动外,Friend.Tech 的特点是允许用户交易KEY。由于每个KOL的KEY都没有自动做市商,其KEY没有供应上限。因此KEY的定价是使用以下的绑定曲线(bonding curve)公式来计算的:

y = x^2 / 16000

其中:- y 代表以 ETH 计算的价格。

  • x 代表当前时刻的总 KEY 供应量。

价格随着 key 变化的曲线如下:

Sourcehttps://onedrive.live.com/view.aspx?resid=C078415A103A3F40!1094&ithint=file%2cxlsx&authkey=!ANE0-sqb5hAftiI

Friend.Tech上的交易都会被抽10%的手续费,其中5%给到购买对象(KOL),5%会给到平台作为平台收益。

结合定价曲线和抽水机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Friend.Tech采用了一个抛物线形状的定价曲线,这种设计使得在一开始时KEY的价格相对便宜,但随着购买KEY的用户增加,价格迅速上升。这种强烈的价格波动会引发FOMO情绪,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

  2. Friend.Tech的价格具有高度敏感性,随着买卖活动的变化而剧烈波动。这会吸引那些试图从价格波动中获利的投机者。同样的,因为价格机制相同,在卖出时也会导致价格快速下跌,从而导致损失。

  3. KOL在Friend.Tech平台上获得收益的方式与平台的利益一致。因此,KOL可能更关心平台上的交易量,而非对其EKY的赋能。

  4. Friend.Tech的抽水机制对用户的投机行为产生了影响。即使用户进行短期买卖,也必须支付10%的交易手续费,这会影响他们的投机策略。

为什么Friend.tech一度火热?

1.空投预期

在传统的代币经济设计中,粉丝代币的交易动力主要源自用户对创作者的喜爱,用户对代币价格的涨跌并不是主要的吸引点。然而,Friend.Tech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用户邀请机制和粉丝代币经济学,这与原有的代币经济模型完全不同。Friend.Tech表示将在六个月内分发1亿积分,这一积分被普遍认为与代币空投有关,这种机制与用户邀请机制相结合,增强了用户积极邀请新用户加入平台的动力。同时,它也鼓励用户购买不同KOL的KEY,以刷取交易费用和数据。这个策略与Blur等项目的空投策略相似,通过长期的积分激励和预期的代币空投,吸引用户使用产品。

2.BASE 链上线初期的红利

Friend.Tech构建在Base链上,在当下的L2中,Base具有最大的新用户流入潜力,而且在Base上的交易体验非常舒适, 同时还背靠Coinbase这一上市交易所。Friend.Tech选择在Base上线发行,巧妙地抓住了市场的热点和时间红利。

3.Paradigm 顶级 VC 背景背书

对于Friend.Tech这个项目来说,得到了币圈顶级投资基金Paradigm的青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即使在项目尚未完全开发好以及缺乏详细的项目白皮书时,市场仍然对该项目充满信心。这一信任和投入很大程度上与Paradigm的支持和背书有关。

此外,从Friend.Tech项目的积分机制中可以看出,它采用了类似于Blur项目的激励设计,这可能是在Paradigm的影响下而进行的。这种设计为了激励用户积极参与平台并提供一种长期激励的方式,与Paradigm对于项目的整体战略方向相契合。

4.用户群体

Friend.Tech通过其激励规则的巧妙设计,从根本上消除了低质量的用户账号。其首批使用者以及目前的推广者都是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这些KOL有着庞大且黏性很高的粉丝群体。在社交产品领域,像Deso以及Lens这样市场上备受期待的项目,通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即容易出现单个用户拥有多个账号的情况,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产品的泡沫化进程。

Friend.tech的数据表现

Friend.Tech自8月10日上线以来,在中文区引起了广泛地讨论和兴趣。首先,它采用了邀请机制作为其营销推广策略,通过邀请规则,用户可以在其他人之前优先体验Friend.Tech的Alpha版。此外,早期参与项目的用户也会获得价格优势,因为在初始阶段,KEY价格通常较低。Friend.Tech初始上线时便在Twitter的KOL群体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饥饿营销的手法更是助长了这种讨论的趋势。当大家都在谈论Friend.Tech的邀请码时,这本身就成为了最佳的广告手段。

1. 用户数据

依据 dune 数据面板显示,Friend.tech 当前累计交易笔数达到约 1028.4 万,买方约 34.7 万,卖方约 18.5 万个。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从交易笔数可以更明显地看出,8 月 18 日之后链上交易更加活跃。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2. 交易量

如下图所示为买方 / 卖方交易数据:买方交易量达 136,186.5 ETH,价值约 2.23 亿美元,卖方交易量为 108,706 ETH,价值约 1.78 亿美元。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从标的的买卖数据来看,目前交易的标的约 34.3 万个。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参与friendtech具有哪些潜在风险?

1.高抽水,近期+远期交易抽水20%

KEY持有的人越多,下一个进入的人购买Keys所要支付的价格就越高,但持有者的数量也随着买入或者卖出而增加或减少。这意味着在后续买入不足的情况下,买入KEY的那一刻起,不考虑卖出税费的情况下已经亏损10%。

2.Bot套利,低价区间被Bot占据

Friend.Tech社区中存在一个问题,即社区成员普遍期望具有更多流量和影响力的KOL的KEY价值更高。这种期望使得一些Bot找到了机会,它们通过分析数据来提前购买KEY代币,然后在达到一定程度的盈利后将其抛售。即使一些用户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通推特的隐私模式来防止Bot分析他们的数据,仍然存在一些Bot通过链上的二级交易情况进行MEV(最大可提取价值)攻击。

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正常用户进入Friend.Tech平台的门槛,因为他们必须与Bot进行竞争交易。

3.定价模型呈指数曲线增长

Friend.Tech的用户KEY价格遵循一种特定的曲线:价格(以ETH计算)=(KEY代币量^2)/ 16,000。这个曲线设计使得早期购买者几乎没有成本,但随着购买的KEY代币数量超过20个,用户之间的价格差异急剧扩大。

这种价格曲线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当多个KEY被购买后,短期内价格可能成倍增长,此外,高倍数的价格吸引了更多用户参与,但一旦新用户的增长达到顶峰,早期用户开始卖出获利,价格就会急剧下跌,引发恐慌性的卖出,最终导致市场陷入死亡螺旋。后期购入的用户不仅要承受20%的摩擦性成本,还要面对KEY代币价格下跌,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亏损。

这一连串的影响带来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一旦价格下跌,市场的流动性急剧减少,根据币圈用户的典型行为,社交互动也将减少,原本活跃的社区可能会进一步萎缩。这对于一度繁荣的社区来说,可能导致停滞不前,或者退化为原来的不活跃状态。目前这一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

总结

Friend.tech是一个热度拉满同时又争议不断的社交交易协议。从其代币的定价模型上可以看到,其机制设计比较 FOMO。基于良好的空投预期,加上不时的暴利效应,该项目短期内一定会有很亮眼的用户数据。目前Friend.Tech 的热度正在持续走高,活跃地址数在快速增长,链上锁定资产价值也处在快速增长状态。

回归到产品本身,KOL 给用户的价值能否让用户数量保持一定的留存率?如果是为了利润而来的用户在价格下跌时会不会大幅流失等等?若无法将粉丝与KOL真正的联系起来,Friend.Tech的后续便会有点难以预测。

总的来说,Friend.Tech在产品机制方面相对保守,但在代币经济设计、用户获取策略和市场营销方面有着大胆的创新。短期内,Friend.Tech可能会复制Blur项目的用户增长路径,但考虑到社交产品的特性,实现长期的社交属性需要进行观察,并需要时间来验证其创新策略的有效性。

Tác giả: Snow
Thông dịch viên: Sonia
(Những) người đánh giá: Edward、Wayne Zhang、Elisa、Ashley He、Joyce
* Đầu tư có rủi ro, phải thận trọng khi tham gia thị trường. Thông tin không nhằm mục đích và không cấu thành lời khuyên tài chính hay bất kỳ đề xuất nào khác thuộc bất kỳ hình thức nào được cung cấp hoặc xác nhận bởi Gate.io.
* Không được phép sao chép, truyền tải hoặc đạo nhái bài viết này mà không có sự cho phép của Gate.io. Vi phạm là hành vi vi phạm Luật Bản quyền và có thể phải chịu sự xử lý theo pháp luật.

出尽风头的Friend.tech到底是什么?

新手11/15/2023, 3:43:03 PM
Friend.tech是一个建立在二层网络Base链上的SocialFi应用,它的核心概念是将用户在Twitter上的影响力变成可交易的代币。它是一个热度拉满同时又争议不断的社交交易协议。

Web3社交时代开启

目前市场进入了一段持续相当久的熊市,链游和NFT等领域的热度也有所减退,过往项目的庞氏经济模型在缺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迅速崩溃,这对Web3用户的增长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一方面,Web3的发展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方式,以吸引新用户的加入。另一方面,社交领域在传统互联网领域已经证明了其巨大潜力。从Facebook、Instagram以及Tiktok等社交平台,到Cyber Connect、Debank和Lens Protocol等WEB3社交DAPP的成熟,整个社交领域的生态系统变得日益壮大。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Web3社交项目都是复制现有成功的社交网络产品,只是增加了加密功能。这一趋势表明,社交领域在Web3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壮大和不断创新,社交有望成为下一个引爆Web3用户增长的领域。

Friend.tech在2023年8月10日正式上线,其在低调发展一周后,于8月18日开始迎来用户增长爆发期。

Friend.tech简介

Friend.tech是一个建立在二层网络Base链上的SocialFi应用,它的核心概念是将用户在Twitter上的影响力变成可交易的代币,这让用户有机会通过社交影响力获得收益。ETH是应用内主要支付货币,用于购买其他用户的KEY,用户需要在使用前预存0.01个ETH。KEY的作用类似于传统互联网产品中的付费订阅,购买它们的好处是可以获得被购买者的好友位,从而可以访问创作者的内容,并直接进行互动。

当用户进入应用后,在首页可以看到当前最受欢迎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探索按钮搜索自己关注的用户,购买他们的KEY。每个用户KEY的初始价格是根据推特数据设定的,KEY供应没有上限。它将用户的KEY价格与市场供需关系联系起来,这意味着越受欢迎的用户,其KEY价格会更高,这样就创造了一个动态的市场生态系统。

Friend.tech的产品功能

Friend.tech的核心功能是用户购买了KOL的KEY之后便可以与之对话以及获得KOL所赋予的权益,其功能目前比较单调,只有拥有好友和加入群聊,不能接受发送图片、视频等。用户可以在首页看到当前最受欢迎的用户,也可以手动搜索你想要关注的用户,购买他们的KEY。持有别人的KEY,就可以进入该用户的聊天室,如果卖出了KEY就会自动被移除。

Friend.tech的定价曲线

除了持有KEY与KOL互动外,Friend.Tech 的特点是允许用户交易KEY。由于每个KOL的KEY都没有自动做市商,其KEY没有供应上限。因此KEY的定价是使用以下的绑定曲线(bonding curve)公式来计算的:

y = x^2 / 16000

其中:- y 代表以 ETH 计算的价格。

  • x 代表当前时刻的总 KEY 供应量。

价格随着 key 变化的曲线如下:

Sourcehttps://onedrive.live.com/view.aspx?resid=C078415A103A3F40!1094&ithint=file%2cxlsx&authkey=!ANE0-sqb5hAftiI

Friend.Tech上的交易都会被抽10%的手续费,其中5%给到购买对象(KOL),5%会给到平台作为平台收益。

结合定价曲线和抽水机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Friend.Tech采用了一个抛物线形状的定价曲线,这种设计使得在一开始时KEY的价格相对便宜,但随着购买KEY的用户增加,价格迅速上升。这种强烈的价格波动会引发FOMO情绪,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

  2. Friend.Tech的价格具有高度敏感性,随着买卖活动的变化而剧烈波动。这会吸引那些试图从价格波动中获利的投机者。同样的,因为价格机制相同,在卖出时也会导致价格快速下跌,从而导致损失。

  3. KOL在Friend.Tech平台上获得收益的方式与平台的利益一致。因此,KOL可能更关心平台上的交易量,而非对其EKY的赋能。

  4. Friend.Tech的抽水机制对用户的投机行为产生了影响。即使用户进行短期买卖,也必须支付10%的交易手续费,这会影响他们的投机策略。

为什么Friend.tech一度火热?

1.空投预期

在传统的代币经济设计中,粉丝代币的交易动力主要源自用户对创作者的喜爱,用户对代币价格的涨跌并不是主要的吸引点。然而,Friend.Tech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用户邀请机制和粉丝代币经济学,这与原有的代币经济模型完全不同。Friend.Tech表示将在六个月内分发1亿积分,这一积分被普遍认为与代币空投有关,这种机制与用户邀请机制相结合,增强了用户积极邀请新用户加入平台的动力。同时,它也鼓励用户购买不同KOL的KEY,以刷取交易费用和数据。这个策略与Blur等项目的空投策略相似,通过长期的积分激励和预期的代币空投,吸引用户使用产品。

2.BASE 链上线初期的红利

Friend.Tech构建在Base链上,在当下的L2中,Base具有最大的新用户流入潜力,而且在Base上的交易体验非常舒适, 同时还背靠Coinbase这一上市交易所。Friend.Tech选择在Base上线发行,巧妙地抓住了市场的热点和时间红利。

3.Paradigm 顶级 VC 背景背书

对于Friend.Tech这个项目来说,得到了币圈顶级投资基金Paradigm的青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即使在项目尚未完全开发好以及缺乏详细的项目白皮书时,市场仍然对该项目充满信心。这一信任和投入很大程度上与Paradigm的支持和背书有关。

此外,从Friend.Tech项目的积分机制中可以看出,它采用了类似于Blur项目的激励设计,这可能是在Paradigm的影响下而进行的。这种设计为了激励用户积极参与平台并提供一种长期激励的方式,与Paradigm对于项目的整体战略方向相契合。

4.用户群体

Friend.Tech通过其激励规则的巧妙设计,从根本上消除了低质量的用户账号。其首批使用者以及目前的推广者都是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这些KOL有着庞大且黏性很高的粉丝群体。在社交产品领域,像Deso以及Lens这样市场上备受期待的项目,通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即容易出现单个用户拥有多个账号的情况,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产品的泡沫化进程。

Friend.tech的数据表现

Friend.Tech自8月10日上线以来,在中文区引起了广泛地讨论和兴趣。首先,它采用了邀请机制作为其营销推广策略,通过邀请规则,用户可以在其他人之前优先体验Friend.Tech的Alpha版。此外,早期参与项目的用户也会获得价格优势,因为在初始阶段,KEY价格通常较低。Friend.Tech初始上线时便在Twitter的KOL群体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饥饿营销的手法更是助长了这种讨论的趋势。当大家都在谈论Friend.Tech的邀请码时,这本身就成为了最佳的广告手段。

1. 用户数据

依据 dune 数据面板显示,Friend.tech 当前累计交易笔数达到约 1028.4 万,买方约 34.7 万,卖方约 18.5 万个。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从交易笔数可以更明显地看出,8 月 18 日之后链上交易更加活跃。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2. 交易量

如下图所示为买方 / 卖方交易数据:买方交易量达 136,186.5 ETH,价值约 2.23 亿美元,卖方交易量为 108,706 ETH,价值约 1.78 亿美元。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从标的的买卖数据来看,目前交易的标的约 34.3 万个。

Sourcehttps://dune.com/cryptokoryo/friendtech

参与friendtech具有哪些潜在风险?

1.高抽水,近期+远期交易抽水20%

KEY持有的人越多,下一个进入的人购买Keys所要支付的价格就越高,但持有者的数量也随着买入或者卖出而增加或减少。这意味着在后续买入不足的情况下,买入KEY的那一刻起,不考虑卖出税费的情况下已经亏损10%。

2.Bot套利,低价区间被Bot占据

Friend.Tech社区中存在一个问题,即社区成员普遍期望具有更多流量和影响力的KOL的KEY价值更高。这种期望使得一些Bot找到了机会,它们通过分析数据来提前购买KEY代币,然后在达到一定程度的盈利后将其抛售。即使一些用户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通推特的隐私模式来防止Bot分析他们的数据,仍然存在一些Bot通过链上的二级交易情况进行MEV(最大可提取价值)攻击。

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正常用户进入Friend.Tech平台的门槛,因为他们必须与Bot进行竞争交易。

3.定价模型呈指数曲线增长

Friend.Tech的用户KEY价格遵循一种特定的曲线:价格(以ETH计算)=(KEY代币量^2)/ 16,000。这个曲线设计使得早期购买者几乎没有成本,但随着购买的KEY代币数量超过20个,用户之间的价格差异急剧扩大。

这种价格曲线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当多个KEY被购买后,短期内价格可能成倍增长,此外,高倍数的价格吸引了更多用户参与,但一旦新用户的增长达到顶峰,早期用户开始卖出获利,价格就会急剧下跌,引发恐慌性的卖出,最终导致市场陷入死亡螺旋。后期购入的用户不仅要承受20%的摩擦性成本,还要面对KEY代币价格下跌,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亏损。

这一连串的影响带来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一旦价格下跌,市场的流动性急剧减少,根据币圈用户的典型行为,社交互动也将减少,原本活跃的社区可能会进一步萎缩。这对于一度繁荣的社区来说,可能导致停滞不前,或者退化为原来的不活跃状态。目前这一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

总结

Friend.tech是一个热度拉满同时又争议不断的社交交易协议。从其代币的定价模型上可以看到,其机制设计比较 FOMO。基于良好的空投预期,加上不时的暴利效应,该项目短期内一定会有很亮眼的用户数据。目前Friend.Tech 的热度正在持续走高,活跃地址数在快速增长,链上锁定资产价值也处在快速增长状态。

回归到产品本身,KOL 给用户的价值能否让用户数量保持一定的留存率?如果是为了利润而来的用户在价格下跌时会不会大幅流失等等?若无法将粉丝与KOL真正的联系起来,Friend.Tech的后续便会有点难以预测。

总的来说,Friend.Tech在产品机制方面相对保守,但在代币经济设计、用户获取策略和市场营销方面有着大胆的创新。短期内,Friend.Tech可能会复制Blur项目的用户增长路径,但考虑到社交产品的特性,实现长期的社交属性需要进行观察,并需要时间来验证其创新策略的有效性。

Tác giả: Snow
Thông dịch viên: Sonia
(Những) người đánh giá: Edward、Wayne Zhang、Elisa、Ashley He、Joyce
* Đầu tư có rủi ro, phải thận trọng khi tham gia thị trường. Thông tin không nhằm mục đích và không cấu thành lời khuyên tài chính hay bất kỳ đề xuất nào khác thuộc bất kỳ hình thức nào được cung cấp hoặc xác nhận bởi Gate.io.
* Không được phép sao chép, truyền tải hoặc đạo nhái bài viết này mà không có sự cho phép của Gate.io. Vi phạm là hành vi vi phạm Luật Bản quyền và có thể phải chịu sự xử lý theo pháp luật.
Bắt đầu giao dịch
Đăng ký và giao dịch để nhận phần thưởng USDTEST trị giá
$100
$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