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及川普政策反覆後的全球資金大轉向:美國國債避險地位鬆動了嗎?

robot
摘要生成中

近幾個月來,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爆金融市場震盪,讓人意外的是,美國國債竟與股市及加密貨幣同步下跌。此一罕見現象動搖了市場對美債安全性的信心,引發投資者對全球避險資產結構的重新思考。

(黃金市值創新高 20 兆美元,美國國債與「避險」越來越遠?)

美債不再是「鐵板一塊」:市場動盪下的異常走勢

彭博社近日以《美債正在失去避險吸引力嗎?》為題,對長期被視為「無風險資產」的美國國債,近期卻在全球市場動盪時未能發揮其避險功能一事表達擔憂:

美國國債市場規模達 29 兆美元,為全球股票及抵押品等金融資產的定價基礎。然而,近期的價格波動卻更像新興市場債務。

前美國財政部長 Lawrence Summers 形容其「不再像先進國家債券」。該報投資人與分析師也對此歸納出以下幾項主因:

通膨壓力升溫

川普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尤其是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汽車、鋼鐵、鋁及其他商品徵收高關稅,引發市場對通膨的擔憂:

企業最終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推高物價,使固定收益的美債吸引力下滑。

此外,若經濟陷入「滯脹 (高通膨伴隨經濟停滯或衰退)」,聯準會 (Fed) 將面臨支持經濟增長或抑制通膨的兩難抉擇,進一步加劇市場不確定性。

現金為王的避險新趨勢

同時,部分投資人轉向現金或類現金資產,像是各國貨幣市場基金,這類資產成為當前動盪市況下的終極避風港:

隨著 Fed 推遲降息,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規模在 4 月 2 日當週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強勁流入。

(波克夏股價再創新高,巴菲特滿手現金會抄底還是緊抱美債呢?)

川普政策前後反覆成隱憂

川普的激進關稅政策及其不可預測的政治風格,讓投資者難以判斷美國未來一年的投資環境:

川普挑戰 Fed 與司法系統權威,加深投資人對美國制度穩定性的疑慮,更削弱了美債給外資的避險吸引力。

(川普再嗆鮑威爾,資金撤離美國資產,比特幣持穩在 87K)

財政赤字惡化引發不信任

美國債務佔 GDP 比重已達 121% 的歷史高位,川普稅改政策可能讓赤字雪上加霜,市場擔憂其減稅措施或將進一步推高國債規模。正如富達國際固定收益投資經理 Mike Riddell 警告:

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反映已出現「資本外逃」現象,顯示投資人不願繼續為美國赤字融資買單。

對沖基金略引發市場擠兌

大型機構及對沖基金經常使用、涉及國債與期貨間價差套利的高槓桿策略「基差交易 (basis trade)」,也成了美債收益率急劇波動的原因之一:

當市場動盪時,投資者迅速平倉還貸,可能引發收益率螺旋上升,甚至導致市場失靈並加劇市場波動。

(債市驚魂、美股跌轉漲、基差交易崩盤:川普如何用關稅籌碼下好這盤棋?)

中國暗藏變數:巨額持債成潛在籌碼

儘管未有明確行動,但中國作為美債最大海外持有者之一,任何減持消息都可能成為市場重大震撼彈。

(中美關稅角力,中國會拿 7,600 億美國國債做為武器嗎?)

誰來取代美債?全球避險資金正重新佈局

隨著美債安全性備受質疑,彭博發現資金似乎正轉向其他避險標的:

德國國債:歐洲的穩定堡壘

歐洲和日本的資金管理者認為,德國國債因其穩定的政策環境而成為可靠的避險選擇。在 4 月的市場動盪中,德國國債成為主要受益者之一。

黃金:古老但依然閃耀的資產

黃金價格飆升至歷史高點,央行持續加碼佈局。雖然無法產生固定收益,但在不確定性中仍是堅實的財富保值工具。

全球金融體系的轉折點?投資人面臨新時代抉擇

美債市場的動盪揭示一個重要訊號:「全球資金可能不再無條件信任美國的經濟與制度基礎。」

短期內,美債的市場深度與流動性仍具優勢,但其「無風險」標籤已出現裂痕。面對快速變化的地緣政治與經濟政策,投資人勢必重新評估資產配置,迎接更不確定的金融未來。

這篇文章 關稅戰及川普政策反覆後的全球資金大轉向:美國國債避險地位鬆動了嗎?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