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NFT市場遇冷,重新思考借貸和交易
作者:ryanciz
雖然近期關於Azuki 的討論非常多,本人持有Azuki,但本thread 無關Azuki,而是放在一個更大的維度去思考“NFT 流動性” 這個話題。
Crypto 社區是高度情緒化的,7*24 的市場沒有冷靜期,所謂的“文化”只是社區共識,恐慌和Fomo 都可能被無限放大。對於當前各類NFT collectibles,數量都非常有限(容易操縱),加上是非連續性的流動性,交易成本和摩擦相比FT 市場更高,從價格曲線角度講,波動率遠高於其他資產。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這類PFP/NFT collectibles(大部分時候,這些PFP 結合稀缺度設計,以及社區傳播,更接近藝術品和奢侈品的邏輯),對於增強NFT collectibles 的流動性可能更多是一個偽命題。下面聊聊一些想法,歡迎大家指正。
資產類型
討論交易、流動性和定價,先要分清楚資產類型。聊了幾個NFTFi 相關的新項目,但是發現大家對NFT 到底是什麼,背後代表什麼類型的資產都沒有理解。
交易的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做什麼定價?
重申一下,NFT 只是一種資產表徵的技術形式,背後代表的是什麼需要“被定義”,甚至也可以是接近FT 的形式,進一步在資產角度區分:
從資產交易的角度,前兩類是可以放在一起研究的,更接近FT 的交易模型。第三類實際上並沒有被有效定價,在現實世界,特別是對於高端產品,甚至只有拍賣:基於少數人,沒有明確價格共識的非連續性出價,甚至很多時候拍賣最終定價的因素很大部分反而是取決於拍賣官和其他拍賣的參與者。 (所謂“拍賣技巧”)
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NFT,或者在大部分CT 社區語境中的NFT,都是第三類。
價格是對物品交換的抽象共識,是一種短期價值共識。越頻繁的交易越容易實現定價。因此地板相對容易定價,沒有特別的屬性都可以勉強歸於同一類別,交換更加頻繁。
但關鍵在於這個稀缺度,如何對稀缺度定價?這是一個NFT collectibles 的子市場,交易頻次更低,流動性更差更難定價;況且,稀缺並不是根據一套公式,而是源自於“社區的喜歡“,一種衍生的價值共識。
這種共識是會隨內外部因素變化的,如社區喜好,如不同屬性的賦能等(記得杰倫哥的紅色hoodie Azuki 嗎,還有金滑板)。
有些NFT AMM/lending 希望有一個稀缺度定價曲線,但稀缺如何定義本身就是動態的,隨意定義稀缺度曲線來定價只會產生套利行為。
交易層面- 如何為非同質化NFT 設計交易和衍生品場景
價格是交易的邊際,定價是後續衍生品的基礎(在這裡先不打死所有衍生品,至少對於地板是可以實現的,只是小市場裡的子市場,流動性更差)。
當前的基礎設施,Blur 的出現讓NFT 實際上有了一個Orderbook 的模型,NFT 的list(一般都是地板)是上方的賣單。流動性越好,交易越頻繁,定價越有效,blur 的確很好實現了一般NFT 的定價。在這個基礎上,基於盤口價格實現衍生品,相比Blur 出現之前,流動性更好了。 (Blur 被詬病的地方是積分設計,犧牲價格和手續費來刷分獲取空投,實際上讓市場下行。)
當然還要注意一種交易行為,特別是對於PFP,部分買單還是溢價購買的,如Azuki 這類擬人化頭像,很多藏家都高於地板價購買自己喜歡的。能直觀看到地板都是黑皮,可能是亞洲用戶不喜歡的膚色。
結合上一段對NFT 稀缺度的討論,對於藏品NFT 類型,個人角度,理想的交易設計是對於collection 再做切割,地板歸地板,基於地板做衍生品(雖然體量還是會很小)。考慮價格劇烈波動的情況,需要更嚴格的風控,個人可能更看好點對點的設計,下部分討論。
個人角度,稀缺品定價可以暫時放棄,不要超越邊界做事;不如直接做降價拍賣:奢侈品的交易也是如此,普通的直接二手市場,高級的上拍賣。
甚至,稀缺品需要高流動性嗎?流動性越好,定價越透明,越稀缺的東西,越不想被合理定價。
除了交易(taker)層面,流動性(maker)層面,流動性提供者到底應該是誰?這是對於NFT AMM 的,如果是collectibles,三方視角都很難:
上述討論針對第三類,也就是非同質化NFTs。那如果考慮同質化/半同質化NFT,其實就沒有那麼多的問題,衍生品、借貸、NFT AMM 都會更容易實現。所以個人在現階段更看好前兩類的NFT 資產的NFTFi 平台,至少他們的風險會更容易控制。在這裡@doubleprotocol,好朋友做的項目,一開始就想清楚了思路。
關於NFT Lending
金融主要場景,借貸和交易,其他衍生品都可以基於這兩者之上實現,下面討論下lending。
上面提到,對於第三類,非同質化NFT,可能更適合拆分來做。但由於他們更好傳播,在社交網站內容沒有稀缺性的時代,NFT 帶來的稀缺性和價值表徵讓每個人都有“高中時代穿上限量版AJ 吸引眾人目光” 的那個時刻。因此對於他們的衍生品平台出現的更早,但更早! = 方向就對。
對於前兩類,同質化/半同質化的NFT 其實能有更好的流動性,也就更好定價,也更容易以定價為基礎做衍生品。
綜合起來,NFT lending 有兩種設計,不論是Lending 還是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