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o:關停多條公鏈服務 不受乙太坊生態待見

作者:Chloe,PANews

前腳被乙太坊社區口誅筆伐直指太過壟斷且未同意與幾家質押服務商聯合簽署將 ETH 質押佔比控制在22%以下的約束提案,後腳Lido卻自斷業務,接連砍掉Polkadot 、Solana、Polygon等其他幾個區塊鏈的業務,Lido這一舉措,「葫蘆里賣得什麼葯」?

Polkadot、 Solana 全退場,Lido 讓外界霧裡看花

10 月 17 日 Lido Finance 的社群成員 kentie 發佈討論提案,建議關閉 Lido 在 Polygon 上的服務,以成為原生 ETH 流動性質押服務提供者的目標為主,並避免承擔較小規模總鎖倉價值 (TVL) 所帶來的風險。 該終止 Polygon 上 Lido 服務的提案中,也直接點出目前現狀其實很令人擔憂。

儘管 Lido 在 Polygon 上的總鎖倉價值 (TVL) 約為 8,600 萬美元,但 Lido DAO 在 Polygon 上每年收取的費用僅為 116,863 美元。 此外,Lido 還向流動性質押解決方案供應商 Shard Labs 獎勵了 45 萬枚 LDO(Shard Labs 將 Lido 引入 Polygon,讓用戶能夠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質押 MATIC 代幣),作為其實現質押 MATIC 市場份額 3% 里程碑的補償。

且根據 Shard Labs 團隊提出高薪酬結構提案,另外 15 萬枚 LDO 代幣

很快又會發放給Shard Labs,來實現達成4%的質押MATIC市場份額的里程碑,兩者事件成本總計60萬枚。

不僅有成本問題,以最近Polygon在Lido上的技術升級所產生漏洞為例,Polygon的技術問題更會讓Lido帶來聲譽風險。 且隨著 Polygon 遷移到更新的代幣(Polygon Lab 先前公佈其新原生代幣 POL,取代原本的原生代幣 MATIC),並正在進行長達數年的技術架構革新,該鏈還是存在著範圍更大的不確定性。

而質押退場事件在今年不只 Polygon 一樁。

年初 3 月與 Lido 合作的智慧合約審計公司 Mixbytes,宣佈自 8 月 1 日起 Lido 將不再為 Polkadot 和它的金絲雀網路 Kusama 提供技術和開發,3 月 15 日就開始不接受任何新的 $DOT 放進 Lido 協定。

MixBytes 是DeFi應用開發商,協助Lido在 Polkadot 和 Kusama 上建立流動性質押服務。 MixBytes 產品負責人 Kosta Zherebtsov 在年初那次提案中認為,做出這個決定是由於面臨幾個挑戰,包括市場條件、協議增長、能力限制和公司策略優先事項調整等。

緊接著半年後則是Solana ,9月4日負責Solana上的Lido開發技術團隊 P2P Validator 向社群透露目前營運狀況,說明當前盈虧狀況並且向 Lido DAO 提出募資提案。 一開始合作的預期是雙方優勢互補,增強彼此在加密貨幣社區中的地位。 不料 Solana 向 Lido 投資超過 70 萬美元,主要用於開發及維護,然而至今的收入卻只有約 22 萬美元,虧損 48.4 萬美元。

而 P2P Validator 的提案也明確給社群兩個選擇,第一,Lido DAO 在未來一年內提供總共 150 萬美元的資助,以用於支付開發費用及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等 ; 第二,在未來 5 個月內逐步停止 Solana 上的 Lido 服務,也就是啟動 Lido on Solana 的日落(sunset)流程,與 Lido on Polkadot 和 Kusama 走至同樣道路。 提案中也寫道,P2P Validator 會希望可以通過這筆資金,讓 Lido 獲得超過 1% 的 Solana 質押市場份額,更預計藉此可以帶來約 20 萬美元的穩定收入。

但在 10 月 6 日結束的社群投票結果顯示,有高達 92.7% 的參與者投票支援停止該協議的舉措,Solana 上的 Lido 也逐步進入關閉流程。 10 月 16 日,Lido 宣佈停止在 Solana 上接受新的質押,其在 Solana 上的專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終止。

也遭 Arbitrum 社區“抵制”,Lido 未來不明朗

! [“腹背受敵”的Lido:關停多條公鏈服務,乙太坊生態內也不受待見] (https://img-cdn.gateio.im/resized-social/moments-40baef27dd-590a4fab8a-dd1a6f-69ad2a)

隨著乙太坊在過去一年轉型為完全權益證明運作的區塊鏈,Lido 的驚人崛起每個人都可以看見。 對許多用戶來說,Lido 這種組合比設置驗證器並將 ETH 鎖定到主區塊鏈中,所運用到的繁瑣技術更有吸引力。

而問題就在於 Lido 變得太受歡迎了,已接近總 ETH 權益證明的 33% 閾值,理論上可能威脅到 67% 的多數派需求。 而現在諸多加密社區和 Lido 也出現了抵制的跡象。

上周 Arbitrum 短期激勵計劃的投票結束,97 個提案中,共有 57 個獲得通過。 Arbitrum 上的原生項目獲得了最多的支援,而 Lido 則成為投票中爭議最大的項目,雖然有超過 2 億 ARB 的投票,但是最終且並未被通過其要求的400 萬 ARB的激勵提案。 反對者認為 Lido 並沒有在 Arbitrum 上支付與這 400 萬 ARB 相對應的激勵; 對於一個非 Arbitrum 項目來說,400 萬 ARB 過多; 另外也有人質疑 Lido 對乙太坊形成了系統性風險。

不過 Lido 的支援者也認為,該協議僅僅是充分利用了區塊鏈激勵和創新,真正的威脅應該來自更為中心化的參與者,例如大型加密交易所。 根據 Messari 的一份報告指出,Lido 一直受到外界規範(正如他們的增長所顯示)必須得負責任地行事,但外界卻並不認同 Lido 的存在或多或少提升了乙太坊的去中心化?

顯而易見的是,Lido 社群並沒有很害怕時刻對產品做出重大決策,最近一手斷臂 Solana 、緊接著又斷臂 Polygon 就是典型代表。

但 Lido 現在要面臨的即是營運問題,基於前述所提 Lido 社群認為 Polygon 在這領域沒有商業價值,因此社群成員 Kentie 才會建議在 Polygon 上停止營運相關服務,要專注在讓 Lido 成為原生 ETH 流動性質押服務提供者,但這策略真的可行嗎?

Lido 可以說很好地掌握了切入市場的時機,並滿足了資本對流動性和收益的兩個核心需求,因此徹底綁死 ETH 成為其原生質押服務商沒什麼太大的毛病, 不過一旦 Lido 選擇綁定 ETH,Vitalik 與一些主流大佬或是頻繁在網上大肆渲染 Lido 市場份額過高會危害以太坊中心化機制的 KOL,肯定會咬死 Lido 即將逼近總質押量 33% 的第一道安全線。

估計 Lido 可能會有兩個方向,第一,承認 Lido 天花板已到、增長數位停滯,但這又會加上先前已斷了 Solana 和 Polygon 導致沒有其他收入來源、ETH 質押量已達到平衡無法讓新資金進來甚至還有因驗證者數量也到極限導致利率必須得降低到 3% 等諸多顯而易見的風險,更加深了 Lido 前景不樂觀的情況。

第二,無視社群聲音、突破 33% 規範或者是讓 ETH 質押的流入和利率都回到激增狀態,但機率不大,CoinDesk 交易所 FalconX 指出,自從乙太坊在 2022 年 9 月合併、過渡至權益證明以及 Shapella 升級以來,使用者對質押的興趣激增,但在那股熱情之後接踵而來的卻是逐漸降溫。

不過如果看好 ETH 霸主地位且鏈上交易重回牛市,在這一塊就會有所轉機,總而言之,目前還是有部分社區成員認為現況即是 ETH 生態在支撐 Lido 營運,但反過來說 Lido 同樣得面對 ETH 的不確定性,特別是 Lido 中心化的質疑與打壓,應該思考多方部屬到其他網路來增加韌性、減少風險,但就 Solana、Polygon 的例子來看, 想要做多鏈的流動性質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