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iant聯創:從PoW和空投到漸進式擁有權代幣分發

作者:Li Jin & Jesse Walden,iant聯合創始人;翻譯:金色財經xiaozou

我們創立iant所基於的理論是,下一代互聯網將通過代幣化將用戶轉變為擁有者。 將代幣用作使用者激勵,對於比特幣和乙太坊等基礎設施網路有非常好的啟動引導效果。 然而,應用層還沒有出現任何一個經驗證的使用代幣擴展網路的模型。 而是有很多例子表明,代幣分發實際上阻礙了持續增長和留存,因為代幣吸引的投機者比真正的使用者要多,模糊了產品市場契合度。

這些敗筆讓許多人認為在應用中使用代幣普遍都是錯的,但我們不這麼認為。 我們認為破局之路就是不斷反覆運算代幣設計,朝著更加自下而上和可選擁有權分配模式發展,我們稱之為“progressive ownership(漸進式擁有權)”。 這種方法的重點是讓使用者對具產品市場契合度的應用程式更加忠誠度。

在這個框架下,我們將總結代幣分發機制的過往時代——PoW挖礦、ICO和空投——以及主要的相關經驗教訓和問題。 然後,我們將提出新的代幣分發模型的高層措施和策略,我們認為該模型可以持續地發展具早期產品市場契合度的應用。 通過運用這一策略,應用可以利用使用者擁有權來加深既有用戶的忠誠度,為進一步的用戶增長和留存鋪平道路。

1、三大代幣分發時代

加密貨幣在代幣分配模式上經歷了三個主要時代:

  • ICO時代(2014年-2018年):資本形成
  • 空投時代(2020年-2023年):引導使用

每一種模式都拓寬了准入範圍,降低參與門檻,因此每個時代都自然而然地爆發了新一波增長和發展。

![dqsv8upba3q8ASlpY93NYTv16TywWh0W0EFF4VQE.jpeg](https://jinse-attachment-bj.oss-cn-beijing.aliyuncs.com/7136462_watermarknone.png“7136462”)

1PoW時代(2009年至今)

比特幣開創了一個理念,即任何願意在自己的機器上運行軟體(“挖礦”)的人都可以運營一個無需許可的網路,以賺取代表網路擁有權的代幣。 投入更多算力的礦工獲得獎勵的機會更大,這便促進了專業化的崛起,需要對計算資源進行大量投資。

PoW時代表明,在可以量化貢獻價值的網路中,代幣激勵可以非常有效地引導供應。 關鍵是,資本資產(硬體)與金融資產(BTC)不同,礦工不得不出售金融資產才能支付資本資產的成本。 隨著專業化硬體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成本,礦工不得不在這一遊戲中投入更多的利益,但一發展動態同時也將普通使用者排擠出場。

2ICO時代(2014年**-2018**年)

ICO(首次代幣發行)時代明顯標誌著與PoW代幣分配模式的分道揚鑣:專案通過直接向潛在使用者出售代幣來籌集資金並分發代幣。 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允許專案繞過風投和銀行等仲介機構,觸及到更廣泛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可以共享他們將使用的產品和服務帶來的好處。

這種模式的前景吸引了企業家和投資者,激發了一波投機興趣。 2014年,乙太坊通過ICO部分啟動,成為隨後幾年眾多專案的藍圖,包括2017-2018年的大型ICO,如EOS和Bancor。 但ICO時代充斥著欺詐和盜竊,缺乏問責制;許多ICO項目的失敗,再加上嚴格的監管審查,導致了該時代的迅速衰落。

ICO突出了區塊鏈在無需許可的全球資本形成方面的能力。 但這一時代也凸顯出需要更周到的代幣設計和分配模式,要優先考慮社區協調和長期發展,而不僅僅關注資本供應。

3)空投時代(2020年**-2023**年)

201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位官員表示,BTC和ETH不是證券,因為它們“足夠去中心化”。 作為回應,許多項目設計了包含治理權的代幣,並將其追溯性地廣泛分發給使用者,目的是為了實現充分的去中心化。

與分發代幣進行貨幣投資的ICO不同,空投獎勵用戶的歷史使用。 該模式於2020年開啟了“DeFi之夏”,推廣普及了流動性挖礦(在金融市場上提供流動性以賺取代幣)和收益耕作(將賺取的代幣作為短期收益出售)。

雖然空投是向更以使用者為中心和社區驅動的擁有權分配模式的轉變,但用戶幾乎不需要投入,大多數空投結果是使用者將收到的大部分代幣立即出售,把擁有權轉換為收益。

許多專案在建立真正的產品市場契合度之前就使用了空投。 代幣吸引了bots機器人和受激勵驅使的投機使用者,擁有權並沒有交給那些與項目的長期成功看齊的使用者。 搶空投和出售代幣的熱潮模糊了產品市場契合度相關信號,帶來價格的繁榮上漲/蕭條下跌。

一些匆匆推出代幣的專案也看到他們的創始團隊退後一步,試圖遵守一個模棱兩可的充分去中心化的監管試金石。 這就把決策留給了治理公投,大多數代幣持有者沒有時間或背景知識來充分理解一切。 在產品符合市場需求之前,甚至是之後,專案需要創始人繼續快速反覆運算。 事實證明,空投結果往往證明增長策略與初創公司的機構執行之間並不匹配。

我們認為,空投時代的主要經驗教訓就是,對充分去中心化的追求導致許多專案背離產品市場契合度。 相反,在早期的產品市場契合度得到驗證之後,代幣分配應該更周到地傾向於高級使用者。

![ERh6AdQLxMWDybHYRO6uEDdxVWfsPeXAYZZNsT4G.png](https://jinse-attachment-bj.oss-cn-beijing.aliyuncs.com/7136463_watermarknone.png“7136463”)

2、一種新的代幣分發框架:漸進式擁有權

漸進式擁有權建立在漸進式去中心化的基礎上,這表明代幣不能替代產品市場契合度。 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經濟激勵來提高用戶忠誠度和留存率,逐步強化使用者擁有權。 在這種模式下,使用者受到收益共用(例如ETH或穩定幣)的激勵,但使用者也可以決定將個人收入兌換為代表一定比例社區收入份額的所有權代幣。

這對用戶來說是有好處的,他們可以在收入和擁有權之間流動,操作步驟比以前將代幣轉換為收入的預設操作更少。 漸進式擁有權還使他們能夠將經濟參與調整到適合自身情況的風險和參與程度。

對於建設者來說也有優勢,他們可以利用收益共用激勵來推動增長,建立忠誠度,保留控制權,並快速反覆運算,而不會因充分的去中心化目標而分散注意力。 此外,創始人仍然可以努力通過代幣實現流動性,同時試圖減輕與無針對性的代幣廣泛分配相關的風險。

漸進式擁有權只適用於具有早期產品市場契合度且有收益共享的專案。 雖然目前大多數加密專案的收益規模相對較小,但符合這一標準的項目越來越多。 今年迄今為止,Optimisim的營收約為3,000萬美元。 10月份,MakerDAO從協定中賺取了1600萬美元的費用,過去一年的月均收入復合增長了25%。 乙太坊域名服務(ENS)在過去一個月創收110萬美元。

漸進式擁有權將代幣分配從opt-out(選出)模式轉變為opt-in(選入)模式,由於使用者投入利益更多,這種模式有可能促進更強的忠誠度和網路效應。 當忠誠用戶升級為擁有者時,他們的利益與網路的成功更加一致,這也激勵他們鼓勵其他人加入,從而形成良性增長迴圈。 選擇擁有權的使用者或開發人員更有可能與專案保持長期關係,就像擁有股票期權的初創公司員工一樣。

相反,在空投模式下,忠誠度可能會受到侵蝕,因為大多數使用者選擇出售代幣換取收益,從而造成價格下行壓力。 研究表明,客戶作為利益相關者遭受損失會導致其對公司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下降。 通過讓所有權選入模式,網路可以緩解這些繁榮與蕭條週期,以及隨之而來的對使用者利益的侵蝕。

3、漸進式擁有權

漸進式擁有權包括3個步驟:

  • 構建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 利用鏈上收益共用模式來推動增長、留存率和防禦能力。
  • 允許高級用戶升級為擁有者(例如,將收益兌換為代幣)。

1)構建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這是最難的一步。 漸進式擁有權模式的基礎始於開發以新穎方式服務使用者的產品和服務。 正如Li最近所寫的:「成功的初創公司在幫助人們實現核心需求方面呈現的是階梯式的改進。 ”

通過滿足這些需求,無論是收益還是尊重,應用程式可以找到產品市場契合度,甚至培養心理擁有權。

2)利用鏈上收益共用模式來推動增長、留存率和防禦能力。

專案可以採用鏈上收益共用模式,允許使用者分享產品/服務的成功,加深他們的興趣和承諾。

一個主要例子就是Zora的協議獎勵,它將一部分收益分配給驅動NFT鑄造的創造者和開發者。 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鼓勵使用者留存,還可以增強防禦能力。

有些專案卻止步於此——事實上,這是web2公司的典型劇本,從Substack到OnlyFans,從YouTube到X/Twitter...... 收益共用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明顯的規模效應。

但比收益共用更深層的原因是,經濟擁有權可以更好地將使用者與平臺的長期成功聯繫起來,而不是將他們限制在短期收益上。 擁有經濟擁有權的使用者將更加註重他們的貢獻將如何推動平台的增長。 這與矽谷激勵初創公司員工的老套路如出一轍。

3)允許高級用戶升級為所有者

最後,最忠誠的超級用戶可以通過包含經濟和治理權利的代幣擁有擁有權。 這種轉換不是個自動和被動的過程,而是用戶的選擇。 例如,根據產生的收益來衡量的最有價值使用者可以選擇以ETH/穩定幣的形式獲得收益分成,也可以選擇按比例獲得專案的原生代幣分配。

在選擇後者時,使用者是在用自己的部分個人收益換取社區總收益的一部分。 如果網路增長,社區的收益也會增長,代幣應該讓他們能夠按比例參與。 此外,代幣可能提供對關鍵協定參數(如費用或收益分成變數)的治理,以確保長期一致。

還有更多的實現細節需要解決。 (使用者是否必須質押他們的代幣來賺取平臺費?代幣是否應該按時程表釋放?)但我們不進行深入討論,只舉幾個假設的例子:

回頭來看Zora,到目前為止,Zora已經分發了大約1008個ETH(接近200萬美元)協議獎勵。 這些獎勵是收益共用模式,主要分配給了推動挖礦活動的NFT創作者,以及開發者和策展人。 在漸進式擁有權模式中,頂級Zora創收者可以選擇申領Zora代幣,而非ETH協議獎勵。 有多少創作者和開發者會選擇這麼做?可能只佔很小的比例,但這些人的利益投入很大,因此可能會變得更加活躍,更有動力致力於網路增長。

另一個假設的例子是Farcaster,它向個人使用者收取大約7美元的年費,可以讓他們在網路上存儲數據。 假設協定與吸引注意力的客戶端開發者共用收益,那麼開發者可以選擇是否將這些價值傳遞給最終使用者,類似於回扣。 或者,開發者可以將其收益份額的一部分轉換為協定代幣,使他們能夠接觸到生態的增長以及對關鍵協定參數的治理。

4Web2忠誠度模型先例

漸進式擁有權模型與商業研究者James Heskett的顧客忠誠度階梯密切相關,該階梯包括四個階段:“忠誠(復購)、承諾(願意向他人推薦產品或服務)、使徒式行為(願意說服他人使用產品或服務)和擁有權(願意推薦產品或服務的改進)。 ”

漸進式擁有權模型意識到客戶忠誠度需要不斷深化心理擁有權水準。 隨著使用者從收益升級到代幣,他們可能會感到心理上的擁有權程度越來越高,最終喊出更響亮的主張——表現得像產品的擁有者,併為產品的持續成功承擔更多責任。

這種情感聯繫可以通過財務槓桿(收益共用)和產品元素(個性化體驗、互動功能和使用者輸入)來培養,使用戶更傾向於成為長期利益相關者。

利用經濟擁有權來鞏固用戶忠誠度,也與公共股權基金領域的研究相一致,該研究表明,股票擁有權可以提高現有使用者的品牌忠誠度。 Li寫道:

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一款金融科技app中,使用者會選擇復購某些品牌或店鋪以獲得股票,使用者在這些品牌上的每周支出增加了*40%......*使用者故意選擇自己的股票持倉,並花時間在這些品牌上消費,以獲得股票獎勵。

5、過渡到代幣分配新時代

漸進式擁有權代表了與之前代幣分配時代的重大背離。 雖然ICO和空投主要是作為引導工具,但它們往往證明在激勵有機使用者方面是沒有效果的。 因此,企業家們常常被引入歧途,無法找到產品市場契合度。

在漸進式擁有權模型中,收益共用將刺激增長並鞏固忠誠度,最終,用戶會主動選擇擁有權,確保只有最忠誠的使用者成為利益相關者。 這為一個致力於網路長期成功的宣導者社區鋪平了道路。 雖然這種模式可能會面臨無法預見的挑戰,但它與經濟擁有權提高忠誠度的先例非常吻合。

漸進式擁有權與充分去中心化的合規框架之間的關係是另一個話題。 行業需要新穎的合規論證,使團隊能夠繼續構建了不起的產品,同時通過擁有權將高級用戶升級為擁有者。 這是我們計劃在iant推進的工作。

代幣分配模式的創新催化了生態內新的增長和發展,劇本尚未完成。 我們很高興看到代幣分配的未來反覆運算。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